第十五章 都是装睡的人(1 / 2)

加入书签

厂长又绑不住了,这个看起来似乎顶多二十岁的青年,居然在专家会议里气指颐使,到头来还嘲讽他们不懂科学,这是哪来的胆子?

“你在家里胡思乱想出来的东西,也要求我们钢厂造,不管谁否合理,吴代表,你看,这也不是我们想这样,理论是一回事,实际又是另一回事。”

“吴代表,我也这么认为,如果我们都按猜想去做,那谁来脚踏实地?”

秦关就被直接扣了帽子,老吴听起来也是秦关没道理。

猜想的东西本来就不科学,这是正常人的直觉,空想肯定是不切实际的。

他这位老英雄也能理解这样的逻辑,因为学的就是唯物思想。

但这个时候秦关又接话了:“马科长,我说的是态度,而不是某样具体的东西。”

“是吗,那你觉得我们该有什么态度呢?”

“我不需要觉得,科学前辈,你们总是需要学习的吧?”

“哦,那我倒是要听听,哪位科学前辈不脚踏实地,靠猜想做学问。”

其实这个年代也不务实,太虚,但嘴上还是说得漂亮的。

什么浮夸,教条,甚至连跃进都被整成了不好的词。

“那我们说一点简单著名的,日心说一开始就是猜想,有意见吗?”

“还有太阳系的最外面三颗行星,也是现有猜想,再进行证实。”

“今天我们能有飞机,这是科学,但是不是古代人幻想过自己能飞在先?”

“很多科学家的猜想故事,在我们的启蒙读物里都有,这些又怎么说,马科长?”

马科长愣住了,他还真无法反驳,因为很多故事小孩子都知道。

逻辑上再简单不过,而谈到深奥的学科,研究量子的那群人可全都是猜想开道。

“还有最基本的,我们普通一个人,是先想,才能去做。”

“你们连想都不敢想,又怎么能做得到呢?”

“这个方案,你们要做的不过是试一下,如果连做都不愿意去做,这个国家还有什么前途?”

秦关把话题升华了,又将一军。

不过他这话,如果早几年说,会出大事……

现在却有老吴在挺他:“说得好,长征是脚下每一步连起来的,如果你们连迈一步都不肯,那长征永远也到不了终点!”

但是,这些道理还是太大了,道理越大就越虚。

马科长当然不想直接得罪老吴,所以还是针对秦关来:“小秦同志,我们目前行业有现实的困难,没钱没技术,所以很多事不能想做就做的。”

“如果能赶上国外技术当然好,但这不切实际嘛。”

“你想得太多,就会犯大错,我们前些年不是犯过这些错吗?”

“你一个小同志不懂,我们钢厂也是犯过此类错误以后,才脚踏实地的。”

这个诡辩还真有水平,前些年确实犯过这样的浮夸错误。

现在他把这个拿出来说,就是非常正确,谁也不能说他什么。

正因为犯错太大,所以会获得很多人的共鸣。

这个时候厂长也忍不住了:“小秦同志,也不是我们不想配合,但我们钢铁厂是国家重点单位,生产任务也不敢耽误。”

“大家都很忙,有的事情就顾不上了,你把图纸留下吧。”

“这样一来,我们可以抽时间再研究研究。”

“如果有什么结果,再通知你们,怎么样?”

这些人推诿可太有一套了,都是动技术的高级知识分子,说话都很刁钻。

光是琢磨他们的话,就听不出一点错来,很容易把人陷入误区。

这就是秦关之前给老吴打过的预防针,他就知道这些人不肯认真讨论。

这些不就是装睡的人吗,老吴看到他们这样,也怒了。

“够了!我一个当兵的粗人,不懂技术,你们可以这样说我。”

“但是今天,我们来谈的就是技术,但到现在为止,没有一个人是提到技术的。”

“都在东拉西扯,在我这里可过不了关,你们说不行,要明确说为什么不行。”

“051是国家重点工程,如果是在你们这里被耽误了……你们也不想被记一笔吧?”

老吴还是有威力的,他是军代表,和厂家不是一条线。

但是他可以向上汇报,你们钢厂可以欺负一个高中生,但军队可不受这个鸟气。

“你们还提到了困难,要正常困难我们也能理解。”

“但是真的试一试都不行了吗?”

“提条件?两弹一星比这个更困难,但我们几十万人开进沙漠里,谁提过条件?”

“军舰是重要的国防力量,如果耽误了,谁也负不起这个责!”

“我也知道,这个项目不在你们的计划内,但都是国家的厂,你们心里在想什么?”

按照老吴在部队的性格,这个时候就是要发挥主观能动性。

有问题就解决问题,不能等,不能靠。

因为出身部队,所以他也很厌恶这种“友军有难,不动如山”的姿态。

厂长心里也窝火了,老吴就是喜欢搞这种宏大叙事,在他看来也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