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章 《地心引力》与《赤壁》定档(1 / 2)
吴渊也想要在七月上映?
韩董有些感到头疼。
之前其实吴渊已经试探过几次了,但都被他打太极给推掉了,没正面回复。
但现在情况不一样了,《地心引力》的具体定档已经迫在眉睫了。
像这种超级大片,一般都要提前半年就开始预热宣传,可不能再拖了。
“吴导,《赤壁上》已经确定定档7月10号了,各种宣传准备都做好了。”
“两部大片不适合放在同一个月竞争,这不是自己人打自己人嘛。”
中影同时参与了《赤壁》和《地心引力》的投资制作。
站在韩董的角度来看,肯定是自己人打自己人的。
而且,就算中影没有参与这两部电影的投资,作为把控华夏电影行业发展的企业,中影也不会让两部国产大片撞在一起。
甚至为了让国产大片有足够好的上映空间,这几年韩董掌舵的中影,没少将好档期给大片,减少文艺片排片的事情。
这么做确实是让他挨了不少骂,也承受了不少压力。
毕竟现在国内的导演们,还是以拍文艺片的第四代、第五代导演为主流。
要降低他们的电影排片,将好档期分给被这些人一贯看不起的商业片,可不是件多好搞定的事情。
也是因为知道韩董确实为内地商业电影市场的扩大,付出了很多努力,承受了很多压力。
所以吴渊也不是真要逼他在自己和吴白鸽之间做选择。
在最后试探了一下后,吴渊便摊了摊手,说道:“好吧。”
“但七月真的是一个很好的档期。”
“明年8月就是奥运会了,如果在七月的时候,上映一部关于我国航空航天的科幻电影,让世界见识一下我们华夏自己的近未来科幻片。”
“我相信,这会让本届奥运会的关注度,特别是在海外的关注度,提高无数。”
“提振民族自信心,向世界宣传现代化华夏,可不只能靠奥运会来实现。”
“《地心引力》的出现,也是为了打破世界观众对华夏落后的刻板印象。”
“告诉全球观众,我们华夏已经不是张一谋早期电影里那个样子了。”
“这对即将开始的京城奥运会,也是有积极影响的。”
“而与之相比,《赤壁》放在明年哪个月上映,似乎都没啥影响吧?”
“一部古装电影,不管是华夏观众还是外国观众,都看过太多了,而且还体现不出现代化的华夏。”
“《地心引力》就不一样了,这可是华夏的第一部科幻大片,现在除了好来坞,可没几个国家能拍科幻大片的。”
“七月的档期给《赤壁》完全是浪费了啊!”
“给我们《地心引力》更合适啊!”
这次,吴渊确实是站在了上头的视角考虑,而不是只为了报私仇。
如果没有《地心引力》这部电影,《赤壁》霸占奥运会开始前的七月是没问题的。
毕竟这也是一部投资过三亿的大片,又是在好来坞也混出过成绩的大导演拍的。
而且还是一部会在海外多国同步上映的电影,影响力不小,能最后为华夏增加一些世界目光,聚焦奥运。
可现在半路杀出了个《地心引力》,论提振国民自信心,改变世界对华夏的看法,这部电影可比《赤壁》高太多了。
电影,向来是一个国家输出影响力和文化,让外国认识自己的最大渠道。
全球60亿人,能有十分之一的人真正去过美国吗?
绝大多数的世界各地普通人,了解美国的方法大多还是通过好来坞输出的电影,大多数人对美国的印象,实际上都是电影里的美国,而不是真实的美国。
好来坞将美国包装的十分高大上,好来坞电影里的美国发达幸福,人人可以实现美国梦,享受快意人生。
每年因为各种好来坞电影,而对美国产生向往情绪的外国人,可不要太多。
与之相比,华夏的电影宣传方面,就真的搞得很差劲了。
一方面是国家在过去几十年里,发展水平确实不如意,只是一个平平无奇的发展中国家。
另一方面,华夏内地的第四代导演和第五代导演,又很爱在自己的电影里聚焦农村,聚焦苦难,或者拍点上世纪初的背景文化。
从张一谋的《红高粱》《菊豆》《大红灯笼高高挂》《秋菊打官司》《活着》《我的父亲母亲》等一系列背景都是农村的电影。
再到陈凯戈的《黄土地》《孩子王》《边走边唱》,也都是穷苦华夏农村的故事。
第五代导演亦然。
在80年代一直到千禧年,但凡是拿到欧洲各种电影节上参展、首映、入围主竞赛单元的内地电影,视角几乎都对准华夏比较落后的那一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