泄密(3 / 4)
是 “ 木易 “, 又是云南 , 还对武宗朝的大事这么了如指掌一一如今沦落到云肉的名人 , 不就只有前代杨廷和阈老的儿子杨慎么 ? 这所谓的化名和公开亮相还有什么区别 ?
不过话说回来 , 杨慎被流放到云南充军发配去了吧 ? 被当今圣上恨之入骨的罪人居然可以把内阁的公文写进笔记 , 笔记还能被传抄得天下皆知 , 这流放制度是不是也太离谱了点 ?
杨慎才高当世 , 土林共举 ; 但状元心高气傲 , 不合圣意 , 从始至终都没有跨进过内阈的门榭 , 只在经筵供职而已 。 一个游荡外朝品轶平平的寻常大臣 , 又是怎么接触到朝廷机要大事 , 甚至能对内阁公文倒背如流 , 数十年亦不能忘却的呢 ?
一一 《 我的首辅父亲 》, 是吧 ?
当然 , 杨慎父子的旧事绝非孤例 , 若要刨根究底 , 哪一朝没出过几个阈老父亲 ? 既然每一朝的阈考都可以轻松自在的向家里人倾吐机要 , 那凭什么穆国公世子不可以 ? 哪一个不长眼的文官敢就此发难 , 那现在还活着的阈老们都得跳到天上 。
理由充分逻辑严密 , 旧例丰富论述严谨 , 海刚峰居然无言以对 。
但沉默片刻之后 , 他还是艰难发言 :
“ 野史笔记这样流传 , 朝廷的机密 , 岂不就 …...“
岂不就成了个一览无余的大花洁么 ?
穆祺微微一笑 , 心想刚峰先生终于领悟了本朝政治活动的第一规律 : 朝廷是唯一一艘会从顶部漏水的船 ; 没有人能在这傀船内保住什么秘密 。
当然 , 他还是得为野史笔记辩驳一二 :
“ 这话也太过了 。 文人笔记未必能泄漏多少机宥 。“
“ 什么 7,
海刚峰一脸茫然 。 他刚刚翻了几页木易先生的大作 , 发现里面内容详尽资料丰富 , 连武宗皇帝弥留时重臣们怎么写 ( 编 ) 遗诏的过程都一五一十写了下来一一连这样事关今上皇位来历的秘密 , 都可以被直接揭个底掉 , 你还说他们未必能泄漏多少 ?
“ 多与少是相对而言的嗽 。“ 穆祺很镇定 : “ 先生单单只看这几本笔记 , 当然觉得泄漏的资料很丰富了 ; 但历朝历代的阁考重臣致仕之后 , 自己也是要写回忆录与自传的呀 , 区区一本 . 道听途说的笔记 , 怎么能和当事人亲笔撰写的回忆录相比 ! “
如果说野史揭发出的机密只能算消息管道中的一点小小的跑冒滴漏 , 那阎老们退休后亲自写的文集自传 , 那才是真开闸泄洪 、 喷涌倾泻 , 所谓黄河之水天上来 , 奔流到海不复回一一野史能有多少资料 , 野史能有多少素材 ? 某些阈老撰写文集 , 那可是敢把自己的机密奏折和紧要票拟直接集结出版的 !
这就叫以快打快 , 以多欺少 , 抢先倾泻机蝈 , 叫市井文人们无密可泄 。 果然是阈考重臣 , 聪慧无人可及 。
还是那句话 , 朝廷是唯一一艘从顶部漏水的船 。 如果说底部只是涓涓细流 , 那顶部直接就是个大喷泉 。 杨愚在书籍里写写遗诏又怎么了 ? 日后高素卿阈老叶进卿叶阈老等发表大作 , 那是直接把皇帝们私下里骂人的脏话都往外抖 , 真是扫尽了老朱家的脸皮 。
当然 , 阊臣们秉国已义, 倒也不是存心泄密 。 之所以孜孜不倦的写自传出文
集 , 除了因文人的毛病想留名后世以外 , 主要还是被现实逼得不得已一一本朝开国以来 , 市井谣言此起彼伏花样翻新 , 从来就没有一刻消停过 。 内阁重臣位列中枢 , 更是政治谣言攻击的重点 。 要是不想在群议纷纷中名声扫地遗羞后世 , 就必须得抢先发布小作文 , 及时占据舆论的生态位 , 否则将来黑料成风 , 那便危乎殆矣了
这也算历代重臣用血泪总结出的教训 , 丝毫容不得马虎 。 后世之摄宗张太岳 ,
不就是因为蹼腹蹲得太早太急 , 没有来得及发表自传小作文 , 身后的名声便几乎一路向下 , 直接往盖世权奸那个方向狂奔而去了么 ? 而高肃卿高阁老便是深谈此道 , 即使病得爬不起来了 , 都一定要口述 《 病榻遗言 》, 发动防御性的攻击 , 先行甩锅再说 …
一一概言之 , 这并非是阁老们的私心作祟 , 而是出自整体环境的逼迫 。 皇帝既然管不住满天乱飞的谣言 , 那当然也别想关掉中枢四处喇发的大花洒 。
不知海刚峰能否领会这不得已的苦衷 , 但他已经是瞠目结舌 , 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了 。
而穆祺 …... 穆祺微微一笑 , 却并没有再表达过多的安慰 。
朝廷不过是一个超大号的草台班子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