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6章 踏踏实实做咸鱼(1 / 2)

加入书签

只怕到时耽搁的时间,比花些银钱解决问题,来的更加头疼的紧。

而赵头他们只是最低等的官差,怎么可能随手便拿出如此多银钱?只不过,靠着从流放犯身上盘剥来的油水,才能如此大手笔的采买。

只用了半天,大伙就麻利的把官爷需要的物资装备齐活,但是因着赵头带来的人手不足,于是便先结了部分银钱,带走一波,等上山后再多带几个兄弟们过来把余下的结清。

林家人自是点头应是。

赵头和阿爷约定好了,也达到了此行的目的,便不再久留,带着手下先扛上部分物资,于当日午后又急急往山上赶。

而他们采购的物资看着多,但比起地窖里存的,不过九牛一毛,转手卖出去赚点差价,众人心里也无甚意见。

最重要的是,如今老天爷终于降雨了,干涸开裂的土地终于也缓过劲来。

虽然如今涉及做点小买卖,已经让他们赚到比以前种田时想都不敢想的银子。但到底,对于农家人而言,土地就是命,就是根,庄内百亩缺水干裂的田地,之前天旱无法,他们只能望地兴叹。

眼下,老天爷开眼给百姓一条活路,他们当然也不会错过。

林阿爷等人摩拳擦掌,就等着放晴后,扛上农具下地整地、翻晒,施肥、浇水等前期工作。然后种些大豆、冬小麦、红薯、土豆、各类蔬菜等。

至于稻米就不考虑了,一是稻米对于水分的需求量大,而对温度的变化十分敏感。在“末伏”种植,无法确保充足的雨水情况下,大伙还是想以维稳为主。

而冬小麦的生育期长达300天,翌年5~7月成熟,所以也不打算种多。更多的还是倾向红薯、土豆以及各类短期可熟的蔬菜等。

各家妇孺们还想等灾情过去,再养些鸡鸭,最好再抓两只小猪苗,这样一来,庄子里就更热闹更有生活气息了。

就连庄子后面附带的荒山,都准备种上些果树,到了成熟季,吃水果提着篮子就能去采摘。

以及那个蔫耷半干的池塘,回头再修整修整,也利用起来,放些鱼苗,等到年景转好,庄子里定是一派欣欣向荣的田园风光。

众人在厅里边说边笑,仿佛美好的憧憬马上就能实现一般。雨落下来,便能让朴实的农家人心里生出无尽的希望与美好。

林小月对种地真的无感,四季田里该种啥长啥,怎么浇水、除草、防治病虫害真的一点也不通。

她虽是个孤儿,但从小在孤儿院长大,最多就是植树节时,孤儿院的妈妈带她们去周边种种树,哪里有下过田的经验,完全一个小白。

虽然她继承了原主的记忆,可到底知道的也只是一丁点皮毛,完全不像那些网上看到的穿越小说那般,一个穿越、上山搞到土豆,红薯、玉米等,顺势就提高了整个国家的粮食产量。从此人生就跟开了外挂了一般,皇帝源源不断的封赏,什么县主、郡主、公主头衔一个接一个往那些穿越者头上按……。

可到了她这里,高产的土豆,红薯、玉米有哇。本土原产,不用等她来挖掘就有了,她怎么鉴抄那些脚踩火箭炮的高射人生?

至于为什么有高产农作物,这里的百姓还这么苦?

大旱啊,天灾啊。别说她现在穿古了,就是还在原先的那个位面,科技发达的时代。

近年河南商丘一个村里,持续半个月都没下过雨,40度高温的天气,农民想方设法没日没夜浇地抗旱,严重影响麦茬、花生、玉米、大豆等农作物的播种出苗。

山东某山区入春以来没有有效降雨,导致部分地区水库干涸、河床开裂,庄稼、果树受灾。全村里只剩下一口可以浇田的井,大家都在井前排队等着给地里的玉米浇水。

一些更偏远的山区无水源,或是水库河道早已干涸,又缺少灌溉设施,只能开车去别处拉水。

在有器械科技助力的时代,人们尚且还能采用水车、自动喷灌、人工浇灌来抗旱。而这里靠啥,人力啊,纯人力啊。你给老百姓再高的高产农作物,那也得看天吃饭。

再说了,一个城里人,真的因为穿越一回就会干农活了???

有多离谱就不用说了吧。

算了,算了,不能想,想多了糟心。

她还是踏踏实实做条咸鱼的好。

……

没了外人在,春杏几个小姑娘也更活泼,话也多起来了。

讲了上山的情况,也将发现鸳鸯蘑的宝藏地和众人分享。那处地方人迹罕至,隐密得很,日后她们也可时不时过去采些回来,给庄上的家人们都好好补补身体。

至于卖,还是算了,那东西贼精贵,他们如今都只是普普通通的老百姓,拿鸳鸯蘑去卖,那不是跟三岁小儿抱着金砖走在人头攒动的闹市一般,妥妥给自己找麻烦。

众人闻言,心头火热稍降,但理智尚都在线,想想确实。他们虽在士农工商中排行第二,地位听着不差,但在那些权贵眼里什么都不是。

没有绝对的实力能够保全自己及家人前,泼天的财富对他们而言是祸不是福。

兜不住啊。

虽有惋惜,但想到春杏给大家分析鸳鸯蘑的营养,吃了对身体的好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