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 章(1 / 2)
大伯宋福堂作为家中长子,从小被寄予厚望。当年村里的老童生还在的时候,跟着老童生读过几年书,识字后去码头当了个管事。
这么多年下来,他也算是在码头站稳了脚跟,会时不时地带着他大儿子宋家兴二儿子宋家旺去码头干活。
三叔宋福树被他奶吴桂花宠得惯是会躲懒的,这不,知道家里要忙春耕了,早早地带着他的两个孩子,宋硕果和宋如意,回了媳妇娘家。
说是去帮忙,实际上三婶孟双秋家里有五个哥哥,五个哥哥又生了十几个侄儿,劳力足足的,孟家田地又不多,压根就用不上他们。
但他奶一句话,不管是做工的还是躲懒的,全都回来了。
宋家兴和宋家旺还好,知道宋惊蛰一个人是种不完那么多地的,心里没什么怨言。宋福树可就不一样了,一回来就嚷开了:“惊蛰,你干活不行啊,就十亩地你都干不完,还能指望你干点啥?”
早知道他们不会老实干活的宋惊蛰一边认真听,一边将耕地的农具发给他们:“三叔说得对,我干活不行,没有三叔厉害,磨盘山下那块地辛苦三叔了。”
宋福树差点没一口气噎死,磨盘山下那块地石子多不说,土块还硬,用牛耕,牛都要累好几天,让他去耕,还不得把他给累吐啊。
宋福树刚想开口大骂,宋惊蛰却一脸关心地问他:“怎么了,三叔?”堵得他骂不出口了,只好耍赖道:“那块地那么硬,我耕不动,我不去!”
宋惊蛰一脸为难地看着他:“三叔,那块地只有一亩多点,你使点劲,几天就干完了,如果你要换地的话,只能跟家兴哥他们换了,家兴哥他们那块地可是足足有三亩多。”
“多少?”宋福树一听这话更不愿意了,一亩地他都不愿意干,何况三亩。加上他们康州府近三年来,年年干旱,地里的土都硬,耕哪块地都差不多。他不情不愿地接了农具:“那我还是去磨盘山吧。”
宋老三认了,听自家要干三亩地的宋家旺不乐意了:“我们凭什么要比三叔干得多。”
在宋家旺看来,他爹每个月要给家里交两百文,家里人都靠他爹养着,他和他哥还要下地干农活,干得还比他三叔多,他不服气。
宋惊蛰解释道:“家旺哥,我是按人头分的,每个人一亩多点,大家都是一样多的。”
宋家旺道:“三叔家也不止三叔一个人啊。”
拿了农具都准备下地的宋福树听见这话,回过身来大骂他:“咋,你还指望我家硕果一个跛脚顶个壮劳力?宋家旺你个当哥哥的还有没有心!”
宋家旺理亏不说话了,他也是说完了才反应过来,宋硕果小时候从山崖上摔下来伤了腿,成了跛子,走路一瘸一拐的。让他干点力所能及的还行,让他下地干重活,那只脚就别想要了。
吵闹一番,最终大家都接受了宋惊蛰这个分法。毕竟他们每个人只干一亩多点的活儿,而宋惊蛰一个人却要干六亩地,他们还有人帮忙,宋惊蛰却是连个帮忙的人都没有。
这么一对比,全都心里舒畅了。
把活都分了出去的宋惊蛰心里也舒畅。
宋家的十亩地有四亩山地和六亩平地。山地顾名思义就是依山而开的地,这种地薄,面上有山上滚下来的石子外,底下有树木衍生的树根,最是难耕了。
平地就不一样了,地面平整,土块又厚。常年打理地里又没有石子之类的东西,犁头插入地里稍微一使劲就能拽着犁走,耕起来容易。
宋惊蛰年轻力大,犁地对他来说并不累,六亩地,他早早耕了四亩,留下两亩地每天早出晚归地装样子。
可大伯母秦翠莲不舒坦,她跟她小儿子宋家旺一个想法,她家凭什么要干得比老三家多?
她男人平时养着整个宋家,老二老三家都是她男人养的,她觉得她家就该干得比老三家少,甚至不干活才对。
宋惊蛰这么一分,无疑是没把她这个大伯母放在眼里,也没打心里感谢他大伯。加上昨天腾屋子的事她没落到好处,心里就更不得劲了。
恰好这时,不想给宋惊蛰请媒人的吴老太在屋里骂骂咧咧:“我真是倒了八辈子血霉,生了个讨债鬼儿子娶了个这样作孽的儿媳妇,一天天啥也不干,就知道躲懒,儿子的婚事自个不上心,还要我这个老太婆来操心!”
秦翠莲知道这是二弟妹出去了,她婆母才敢指名道姓地骂这些话,要是二弟妹在这儿,她只敢阴阳怪气,指桑骂槐。
想到宋惊蛰说亲少不得又要花家里一笔钱,秦翠莲心里憋着一口气向屋里的吴桂花走去:“娘,你托了哪个媒婆给惊蛰说亲?”
吴老太本就在气头上,秦翠莲这一问算是戳到她肺管子了:“托什么托,家里哪有银钱请媒婆。”
秦翠莲顺势道:“那就不请,在村里打问打问,看谁家有合适的姑娘哥儿。”
吴老太更气了:“我看你是吃饱了撑的来消遣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