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1章 变坑为宝?(1 / 3)
福临门酒楼前,李承与荣三、范鸿龄作别,坐进车子后,他闭着眼睛很长时间没吭声。
吴伟等了会,见他一直不说话,终于忍不住回头问道,“李少,回港大?”
李承从沉思中醒过来,想了会,摆摆手,“去公司。”
吴伟一愣,提醒一句,“李少,今天……周日。”
在吴伟看来,周日不上班,去公司也没人啊。可是李承却笑笑,示意他继续去公司。
大召唤术,听说过没有?每个老板必备的技能啊!
李承拿出手机,先是给楚哥去了个电话,简单说说自己有事过不去,然后开始施展大召唤术。等他抵临公司时,都已经有人先行抵达,后续还有人陆陆续续来公司。
最先到达公司的,是一位瘦高的年轻人,个头与李承差不多,头发稀疏,戴着一副瓶底般的近视眼镜,三十出头的年纪却怎么看都有四十多。
见到他站在天汇大厦门口,李承忍不住笑着拱拱手,“方世玉方大侠!”
那位瘦高个,挠挠头嘿嘿笑着,冲李承微微躬身,“李少好。”
此人就是曾经在《东方日报》财经专栏上发表一篇泰国金融局势预测文章的“方世玉”。
本名何喜华,原本是汇通宝财务公司精算师,却能通过泰国金融局势,精准预测到东南亚其他国家同样有着爆发金融危机风险,被李承看中,随即招揽到财经室。
别看何喜华其貌不扬,外貌略显猥琐,可这人对金融投资市场很熟,投资直觉非常好,所以,在三个月的观察之后,前些天他被李承拔擢为顾问团成员。
这是何喜华第一次和李承面对面近距离接触,竟然有点慌乱。
吴伟按下电梯按钮,他略显拘束,陪着李承走进电梯时,两只手竟然有些不知是该放在前面还是后面,看得李承想要发笑,随口问道,“凯宁,你对华人银行,熟悉吗?”
凯宁是何喜华的英文名。
有些人天生不擅长交际,在日常和上司相处时会非常紧张,但一旦进入工作状态
,反而会好很多,何喜华就是这种人。李承的问题,缓解了他的紧张情绪。
他想了会说道,“华人银行是个不错的优质资产,它在香江有二十三家分行,在海外还有十二家,虽然规模不算大,可储蓄、投资、保险、理财等金融部门,一应俱全。它的资产结构也还算合理,负债率维持在百分之八十左右,要低于警戒线。总资产大约在一百五十亿港纸,因此它的估值在叁拾亿港纸……”
这里要普及两条小常识。
其一是银行负债率。全球范围内公认的银行负债率警戒线为百分之九十二,低于这一警戒线的都属于健康发展。
其二是银行企业的资产估值。
人们经常能看见“某某某银行总资产估值几千亿,上万亿”的报道,其实那是总资产,不等于银行价值估值。银行的市场价值,大约等同于总资产减去总负债再加上品牌溢价。
譬如李承正在接洽的花旗银行,在太平洋资产管理部融资之前,总资产为七千多亿美金,负债率百分之八十八,因此,花旗的市场估值在八百亿美金到一千多亿之间——后者加上品牌溢价和企业经营溢价。所以,李承投资花旗十多个亿美元,都很难攀上占股百分比小数点前面。
走出电梯,天汇大厦顶层空荡荡的,今天周日,只有安保部门例行巡查。
何喜华跟在李承身后,还在絮叨着,“不过,华人银行也有三个问题。”
还真是捡了香江金融活百科回来了,什么数据都能信手拈来,李承挺满意对方的,扭头笑着问道,“哪三个问题?”
“第一是从八月到十月,华人银行香江各家分行,一共经历了三次挤兑风波,肯定会造成部分客户群流失,具体损失多少,暂时还不清楚。”
“第二是华人银行创始股东的周家两房争产,在香江都很有名,官司打了十多年,这件事肯定会对华人银行的市值有影响。”
“第三就是华人银行的大股东,华润集团属于陆资企业,不
太好搞。”
这些话说完,已经到达李承办公室,何喜华帮李承推开办公室门,微笑着看了看老板。
李承笑着摇摇头,这家伙的直觉,果然很敏锐啊。自己只是问问他对华人银行的看法,他就能判断出自己可能要对华人银行出手,给出的回答全是有关华人银行的估值判断。
没错,午宴时荣三向李承推荐的银行,就是华人银行。
荣三之所以敢直接告诉李承这条消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点是,他能影响到华人银行大股东华润集团的决策。
这家银行由香江豪族周家二代周锡年先生于1955年创办,此后十几年中,发展极为顺利。但是,1972年,英资置地公司并购周家核心产业牛奶公司,双方爆发一场鏖战,甚至引发“73股灾”,在这场股权争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