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3章 许老其人(1 / 2)
离开汪普思摊位,四人找个稍空旷的地方聊会。
郭重元将两张万元大钞递给两人,一人一张,“喏,这是李少给的分红。”
两人一愣,呢嘛这才一个小时五百变一万?万库更是一把搂着郭重元的肩膀,使劲晃晃,“捡漏了?赶紧跟我说说,都捡什么宝贝?卖给谁了?赚了多少?”
他这么问倒不是眼红赚多少,而是好奇捡漏的过程。
郭重元习惯性的一个快步侧身,抱着他的胳膊一扭,直接将万库手臂反扭到背后,形成反扣押的姿势,往前一送将对方撞开,“分你红利就得了,话多。”
郭重元自然不会对他说赚多少,他是安保部的,属于吴伟手下,而万库是销售部的。
“哎呀,你这人怎么这样,就好奇问一句。”万库作势还想上,可又怯于对方身手,摆摆手埋怨一句作罢。
“行了,就你话多。”李承白了他一眼,“就是捡到几枚东爪哇老钱币,恰好被一位卡渣玛达大学教授看上,小发一笔。”
“喔噢,鲍斯就是牛!”万库那二货,拿着钱币亲一口。
看得李承浑身起鸡皮疙瘩,抬腿虚踢一脚,又说道,“我稍后就回酒店,你们俩怎么打算?”
没错,李承不打算再继续逛。
组织方请来的鉴定师很有水平,刚才路过的十来个摊位,明显都被扫过,没有看见哪怕一件稍微有价值点的古董古玩,再往前走,估计也是这模样,想要有收获,难!
与其在这浪费时间,不如早点回酒店休息,明天白天还有工作。
万库和张双喜俩人嘀咕一阵,摇摇头。他们暂时还走不了,今天这机会挺好,还得找其他摊主商谈供货合作。
叮嘱两人注意安全,李承又去找唐晓松说一声,这会还没到一点,唐晓松还想着待会。
告别唐晓松,李承带着郭重元,准备从原路返回,在入口
处,又碰见许靖冕和那位年轻人。
许老正靠着三角滑轮围栏抽烟,见到李承过来,招招手,“回去了?有没有买到什么好东西,我看看?”
说话时,他的目光盯着郭重元手中的塑料袋。
对许靖冕老爷子,李承印象很不错,朝他笑笑,摇摇头,“摊位像被犁过一遍似的,有点价值的货,都被挑走了,再逛没什么意义。”
许老和旁边的年轻人,听见这话,都哈哈大笑,可不是被犁过一遍,组织方高薪请来的鉴定师可不是吃素的。
李承又拿过郭重元手中的塑料袋,递给对方,“许老,您帮我看看,这套银器款式是夕羡的,有英格兰银标,却没有匠人和年代刻印,而且,制银工艺看着眼熟。”
许靖冕来了兴趣,“哦,你打开,我看看。”
李承双手撑开塑料袋,那年轻人拿着手电照着,许靖冕低头瞅瞅,取出那件主壶。
上手盘完了一会,他抬头看看李承,“东西不错,两三百年的老银器。”
老鉴定师眼光就是毒,许靖冕一上手就有判断,这点上,黄毛汪普思还差得远。
李承点点头,认可他的鉴定,等待他继续往下说。
许老又看看壶底,手指在走狮标上摸摸,琢磨了片刻,得出与汪普思、李承同样的结论,“这银标,怕是后来刻上去的。”
李承再度点头,这点他自己也看出来了。
“你把其它几件都拿出来,我都看看。”许老爷子蹲下来,李承蹲在他的对面,将六件套一件件摆放在两人中间。
“咦?”许靖冕似乎对那根筷子形状的搅棒,很有兴趣,拿在手上仔细观看。
李承的目光,自然也就落在这根银质搅棒上,眼神一凝,有些懊恼,自己刚才疏忽了。如果说另外五件银器是典型的夕洲风格,混杂丝式制银工艺,那么这根搅棒,就是典型的丝式风格。
这根搅棒,扁平式结构,下圆上方,这绝不是夕羡制银制式,夕洲最常见的搅棒制式为细长圆柱,大不了在手柄部位包镶金箔以示区隔。
因此,这根搅棒,是出自东方制银工匠之手,再结合其它五件银器镶口、錾刻、捶边中所表露出的云贵制银工艺,答案呼之欲出。
这是一套,清嘉庆朝丝国制银工匠,对照夕羡货商提供的器型风格图,所打造的一套银器。
可能这套银器的器型图中,设计师觉得搅棒这东西很简单,没有提供具体图绘,因而,制银工匠按照自己的理解,以“丝式筷子”打造了这样一件下圆上方的搅棒。
至于那件走狮标,是这套银器的某一任主人或者商贩,为了增加其价值,找人后刻的。
这就是这套银器表现很奇怪的真正答案。
李承懊恼的原因在于,特喵的自己怎么犯这种错误?
最近又有点飘!要不,这么明显的特征,不会疏忽!
眼前的许靖冕就是最好的榜样,老爷子看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