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6章 秦城遗址(1 / 3)

加入书签

“阿古达木大叔,来抽根烟。”李承朝不远处蹲在店门口抽烟的老板招招手。

阿古达木裹着羊皮袄走过来,瞅瞅李承手中的卷烟,摇摇头,“你抽你的……来不惯,还是这个劲大。”

说着,他还使劲拔了口烟袋锅子,一股原叶焦香飘荡,香味醇厚。

说起香烟,牙科乡的烟叶种植,是地方上重要经济支柱,几乎家家户户都在种。

李承没再让,指指面前羊圈屋顶,“这几块屋檐瓦,从哪儿来弄来的?挺老的嘛。”

“搁以前老山神庙位置捡来的,木了,早几年老山神庙的,留了一堆破砖瓦没人要,我捡了几块回来盖羊圈。”老头用烟袋锅子指指远处的山脚。

“山神庙?为嘛拆?”问完李承就发觉这话有点愚蠢。

果然,答案一如所料,阿古达木拿着一根小木棍,清理烟袋锅中的烟焦油,同时瞥了眼李承,说道,“你们这些小年轻……早些年,啥都拆了。”

“阿古达木大叔,山神庙在嘛位置?我能过去看看么?”李承不理解,为啥老秦瓦当成为山神庙的屋瓦?打算过去瞅一眼。

“早就拆完了,就剩下一小片地基。没啥可看的。”可能是不屑于李承这种“城里人没见识啥都稀奇”,老头子摆摆手,不以为然。

“大叔,您家的这几块老檐口瓦,卖给我吧。挺喜欢这种样式的。”李承呵呵一笑,指指他家羊圈的那十来块圆筒瓦当。

瓦当,是屋檐最前端的一片瓦,瓦面上带着有花纹垂挂圆型的挡片。

它可以有效保护木椽子被风雨侵蚀,并能有效引导水流排向,是丝国建筑最为古老的艺术结构,并成为丝国建筑的特色之一。

基于丝式建筑盖瓦片的凹凸结构模式,瓦当多数会分为两种造型,凸起椽子的盖瓦瓦当,多为圆片,凹沟的垫瓦瓦当多为三角式。垫瓦瓦当,由于屋檐的承重、腐蚀脱落伤人等原因,逐渐湮灭,而盖瓦瓦当则始终盛行不衰。

羊圈上的十

二块瓦当中,只有两块垫瓦瓦当,剩余十块全部是带有半圆形筒瓦的盖瓦瓦当。

“你要买它?”对于想“拆”自家羊圈的客人,阿古达木表现得不是很友好,拔腿欲走。

“大叔,我真的挺喜欢这些老式瓦片的。”李承连忙伸手拉住他。

刚好要支付餐费,李承掏出一张百元钞票,塞给这位漫天尘人大叔,“您看,餐费五十五,剩下这些,您也别找钱,算我买这些瓦片的,可成?”

十来块瓦片卖四十多块钱,阿古达木大叔没犹豫,“成!我这就给你拆下来。”

阿古达木家的羊圈不大,一米来高,吴伟几人伸手就能把这些瓦当抽下来,顺手还帮他把瓦片梳理一下。

一共十二片,“蛇鹿蛙”图案瓦当有三片,还有两片蛇纹,两片独鹿纹,一片虎纹,一片燕纹,一片飞鸿纹,两片三角形垫瓦瓦当,则是不知名的双兽纹。

李承一一过手,看过一遍,再度确认为秦国早期瓦当。

秦代瓦当为青灰色,与汉代瓦当的灰白色,差距明显;另外,秦代瓦当全部是手中制作,在瓦面有很明显的手工捏痕,而在汉朝中后期,已经出现轮制瓦当。

秦汉瓦当区别的第三点,则是看绳纹粗细,也就是看瓦当所连后面的瓦的绳纹粗细,一般绳纹又细又直或者细直交替的多是秦代的;绳纹直而且粗的多为汉代的。

真的很难想象,两千多年前的瓦片,在日晒雨淋风吹雪压下,能保存到今天。

将这些瓦当用保鲜膜捆扎好,放在车后备箱中,李承又回到阿古达木大叔面前,“大叔,您陪我们走一趟呗?我在您家买十斤上等的毛烟叶,可成?”

毛烟叶就是未曾切丝的烟草片,上等毛烟叶,主要是指叶片的腰部,这里切出来的烟丝最为均匀,经络很细,不杂色,售价最贵。

阿古达木大叔家开面馆,同时也卖烟叶,上等毛烟叶售价大约二十五块一斤,小集市,没人抽这么好的烟叶,李承

一口气买十斤,算是大生意。

“我让萨拉木陪你去可中?”老爷子指指正在摆弄羊圈的儿子。

萨拉木是阿古达木大叔的儿子,年近三十,拉面是一把好手,可是很奇怪,来面馆吃饭加上买瓦当,前后也有一个小时,李承愣是没听过萨拉木说过一句话。

李承点点头,“我就去看看,怎样都行。帮忙带一把铁镐就行。”

还以为他是个哑巴呢,结果萨拉木朝这边点点头,嗯了一声。

萨拉木不是哑巴,只是话很少,他拎着一把铁镐上车,指着远方的山体,“去那里。”

老山神庙,位于磨家沟一侧的山坡面,开车十分钟就到,如同阿古达木所言,这里断壁残垣,只有大青石地基尚显完好。

一下车看到这些几百斤成吨重的大青石,心底依旧泛起一丝古怪念头。他绕着山神庙地基转了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