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5章 十块一本(1 / 2)
其实还有一种方法,那就是带一本明清古籍善本进场,这种方法对李承而言最为简单,只是这位胖大婶看他着实年轻,没说而已。
离开少年儿童出版社摊位前,李承再度瞅瞅那些连环画,没有发现画页多连,更没有看见手稿,便没再继续往下等,和热心胖大婶摆摆手,告辞而去。
周典负责往停车场送这些书,吴伟陪同着李承,顺着街道两旁的帐篷往前溜达着。两侧的书摊,九成九都是新书,李承走马观花,脚步挺快。
刚转过登瀛桥路,就看见有不少人往一条巷子里涌,还能听见有人喊道,“数量有限,古籍善本!早来早得,十块一本!”
李承翻翻白眼,晕!古籍善本什么时间这么泛滥?竟然还有烂大街的促销?也不止十块钱一本吧?遂没理会,继续低头在街两侧书铺上寻梭。
“李少,好像是真的呢。”不一会,吴伟胳膊肘碰碰他,说道。
李承抬头朝巷子口看看,我去,还真有人满脸惊喜的手捧着一本蓝皮线装书走出来。路过身边时,李承瞅了眼封面,《樗亭集》卷二,八品相,看其版刻切口,应该是清代中后期民印本。
嗡!李承脑袋一阵迷糊,还真是古籍善本!
《樗亭集》是“二董”中的小董董俞的诗词集。
“二董”,指的是清早期华亭人董含和董俞兄弟二人。哥哥董含是顺治十一年的举人,顺治十八年的进士,殿试二甲第二名,这名次很高的(全国第五);弟弟董俞,顺治十七年的举人。
兄弟两人都因为顺治十八年的“奏销案”被黜,遂绝意仕进,耕读自娱,又因董含擅诗、董俞善词,江南士林称之为“二董”。
简单解释“奏销案”。
明代中后期,江南士族势力庞大,
很多士族拥有大量田地、商铺,却又不愿意交税,此为拖垮明朝中后期国家财政的“弊根”之一。
清入关后,在江南地区实行比明代更为严厉的催税,但江南缙绅豪强依然凭借昔日的权势交通官府,贿买书吏,隐混和拖欠钱粮,致使积逋常达数十万。
当时的江宁巡抚朱国治,正为江南士林铁板一块、针插不进的形势生气,又为收不上来税(经征之官皆以十分为考成,不足额者要被参罚)而生气。
他的师爷便给他出了个“馊主意”——以奏请朝廷销去这些年江南士林拖欠朝廷税务的名义,将这件事捅到朝廷最高层,也就是皇帝面前。
清廷可没有明朝那么好说话,欠朝廷的税钱不给?那哪儿行?正愁着没借口收拾你们呢!
顺治皇帝立即下诏,彻查朱国治奏折中提及的苏州、松江、常州、镇江四府并溧阳一县,所欠朝廷税银,并最终于顺治十八年,将这四府一县官绅士子全部黜革。
史书载:“欠粮者,不问是否大僚,亦不分欠数多寡,在籍绅衿按名黜革,秀才、举人、进士,凡钱粮未完者,皆被革去功名出身;现任官概行降两级调用,计共黜降一点三万余人。”
史称“奏销案”。
奏销案,一举将江南士林明末遗存的那点傲骨,一棍子打折,从此“江南文人多顺民”。
也就是说,董含董俞两兄弟,刚拿到功名没多久,就被清廷剥的干干净净。
董俞被剥夺功名之后,潜心于词,成为“云间词派”后期代表人物之一,《樗亭集》是他中年时期的诗词合集,非常受追捧。
譬如琼瑶奶奶就非常喜欢董俞的《浪淘沙》:“露重叶无声,微雨秋灯,情深不见更分明。想得焚香垂手立,绣被寒轻。
雁柱不飞筝,锦字谁凭,梦中犹记彩云名。桂影半窗人寂寂,依约三更。”
清代中后期民印本《樗亭集》,妥妥的古籍善本呐。
李承一眼瞅过之后,立即往小巷中快步走去。
巷子狭窄,已经有十多人围拢,李承觑着靠墙壁的人缝中钻进去,只见两个年轻人,蹲在那里,他们面前一床被单上,堆放着七八十本各色线装书,还真是有些年头的古书。
刚才“数量有限,古籍善本!早来早得,十块一本!”就是其中一人喊的。
顾不得拥挤,李承探手在人缝中抓一把,大约有个四五本,捞过来。
晕,真是清代古籍。
第一本是光绪六年昆山山阴堂刻板的《独赏集》卷三,这是清顺治十六年探花、康熙朝重臣叶方蔼的文集。叶方蔼是昆山人,中探花后,因为欠税收“一文钱”,同样在“奏销案”中被降职调用,因此有了“探花不值一文钱”的轶闻。
“欠税一文钱”,这明显是叶方蔼与江南士林共进退的一种态度,哎……
这本书不错,六品相。
第二本是中华书局刊印的《风月宝鉴》,作者是明末清初的诗人、文人吴伟业,也就是大名鼎鼎的“吴梅村”,娄东诗派的开创者,《圆圆曲》是他的代表作。
这本书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