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2章 泰州偶拾(1 / 2)
付大彪有车,载着他媳妇、老娘,走在前面,至于孩子,都在上学。周典开车跟在后面,中途买上香烛裱纸和鞭炮,两车一前一后驶向昌旗岭。
昌旗岭,说是岭,其实就是一个稍大一些的土丘。姜堰是典型的江淮平原,一望无际的水田,哪有什么高山?最近一点的山峰,是海陵区西侧的蚂蚁山,听这名字就知道高不了。
建设水圩农场,昌旗岭被选为“公墓山”,付家庄以及周边村庄,很多无主的荒坟,都被拢在一起,挪到昌旗岭,按照宗族不同,进行合葬,付河中父母的坟丘,也在“无主之列”。
不像付大彪家,他的爷爷、父亲,都有后人的,所以他们家的祖坟,是单独成坟立碑的。
这座小山丘堆满大大小小的坟丘,付家庄阳曲堂无主公墓位列其中,方圆七八张的土丘,公用一个大黑漆漆墓碑,上面写着“付氏阳曲堂宗墓……”
点上香烛,燃起黄裱纸,付明胜帮忙放起鞭炮,李承在目前三鞠躬替付老致意。
付大彪一家从自家墓地祭拜后,也过来这边磕头行礼。
李承买了很多黄裱纸和纸钱,吴伟他们一刀刀的往火堆上扔。李承取出香烟,递给付大彪一根,“付哥,这里的公墓……我想替付老出一笔钱……可以修成水泥墓吗?要不要跑什么手续?”
“不用手续的。”付大彪吐着灰白色的烟,摇摇头,“李老板有这心,我不拦着,毕竟是代表付老先生的心意。这事,你就交给我办,费用我出一半,怎么说这里面都是我的先人。”
付家不差这点钱,李承没和他争执这些,只是提到,“重新立个碑,碑文还可以按照这个走,我希望立碑人的名字里,加上付老的姓名。”
“那是应当应分的。”付大彪点头答应。
两人站在公墓前,简单筹划,公墓一圈用水泥圈起来,建个
墓门,重新立碑,再在墓前修一个水泥祭拜台,也就差不多。
工程量不大,也天的事情,付大彪答应下山就去找泥水匠和石匠。
李承又拿出相机,将公墓周边拍摄成像,等修缮完毕,再拍一组,到时候都交给付老。
“一直没问,李老板,你知道付老先生的儿女情况么?要不要留在碑刻上?”付大彪忽然想起这个问题,抬眼问道。
李承苦笑摇头,“付老倒是有个女儿,只是……这女儿不提也罢。”
忽然觉得不妥,他又说道,“我晚上再给付老打电话,问问要不要在新碑留他女儿的名字。”
付大彪从李承的口气及神色中能察觉出点内容——付老先生的女儿,只怕未必孝顺。否则付老不可能不让后人回来探亲,却安排别人代为探视,这不合理啊。
只是,这些话不好问,问了对方也未必说。
祭拜之后,大家下山,付大彪倒是问起,“李老板从事什么行当?”
“古董古玩。”李承呵呵一笑。
“难怪李老板一眼能认出家母买的花盆。”付大彪笑道,“那李老板来泰州来对了,兴化书市最近两天刚开,听说有不少卖旧书的。”
“兴化书市?”李承还真没听说。
“就在兴化市文庙街一带,前天开幕的,我没去,不过很多朋友去了,说是那叫一个热闹啊。听说有不少剑州来这边选书。”付大彪介绍道。
“那还真要去看看。”
兴化是泰州管辖的县级市,毗邻海陵区,不算远,在江南文化圈很有名气,施耐庵、郑板桥的故乡,也是《封神演义》作者陆西星(争议,一说许仲琳)的故里,李承手中还有一套八幅李复堂工笔花鸟,李复堂就是兴化人士,另外,清代小说《梼杌闲评》(以魏忠贤为线索人物的一本章回体小说)的作者李清,同样是兴化人。
反正公墓修缮还要
等几天,原本李承准备去仪征看看,现在改主意,去兴化。
兴许自己在兴化还能有所收获呢。
和付大彪商定之后,两车分开,付大彪会尽快找人修缮付家公墓,李承则将付明胜送回家,感谢一番,婉言谢绝付宗辉老爷子的留饭,又开车前往城隍庙——刚才付明胜说城隍庙街是泰州唯一的古董市场,李承打算在这边午餐,顺便看看能不能买到点好东西。
见惯了大都市阔大的古董市场,初来泰州邑庙街,李承还有些不太习惯,这里太小!
这也是古玩一条街?
一二十个小摊位,六七家店铺,又时值中午,竟然一个客人都没有,那些摊主要么聚在一起下围棋下象棋,要么懒洋洋的靠在树荫下眯眼歇着。
邑庙街刚好有家楚水酒楼,李承让吴伟去点菜,自己带着周典先转一圈,瞅瞅货色。
一二十家摊位,一半卖香烛、冥票、红黄纸、签筒符文,另有四五家卖旧书,过期杂志、粗劣的盗印小说、盗印光盘磁带为主,剩下几家倒是摆出瓷器、铜钱、玉饰、文房用品之类,但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