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5章 开店(1 / 2)

加入书签

上香、献供、礼佛之后,四人结伴,又在静安寺各大殿四处拜拜。

还有几处正在修缮,譬如藏经楼(文物楼)、僧寮都没有开放,可参观的景点不是很多。赵梅和泰勒俩女嘀嘀咕咕后,各自请了一尊出入平安佛牌。

花费多少不清楚,只是,这尊平安牌的玉质……青田石虽有青田玉的美称,可毕竟不是玉。

李承和张苏陵两人相视一笑后微微摇头,都没说什么。玉牌没过水(酸咬),算是纯料,雕工差点可毕竟是名寺开光过的,挂在车上挺合适的。

四人走出大雄宝殿时,泰勒对身后挥挥手,喊了一声“惠娜姐,我们走了。”

今天出门只开一辆车,座位不足,周典就留在住处,由吴伟和金惠娜负责两人的安保。

刚才,金惠娜跟着进入静安寺,一直在五六步之外,寺内游客众多,张苏陵夫妇俩都没注意到这位“隐身”安保,此时忽然冒出一人,夫妇两愣了愣神。

虽然没听懂泰勒说什么,可俩人也算见多识广,见金惠娜利索的装扮,顿时猜到些什么。夫妇面面相觑,合着这对年轻男女,身份不简单啊,出门竟然还带着安保。

“李老弟呀,你这女朋友不简单吧?”错身出门之际,张苏陵拉了李承一把,两人落后一步,他斜着脑袋,挠挠头,“小老弟你……只怕也不简单吧。”

走出静安寺,张苏陵

邀请道,“李老弟,我有车,要不……三位坐我的车?”

李承摆摆手,指指不远处,“谢谢张哥,我车在停车场。”

“那还是一起吧,我车也在那边。”

几人再度走在一起,这次,张苏陵主动向李承介绍夫妇来沪的目的。

这次来中海,想探探中海的餐饮市场,看看有没有机会在中海开一家连锁店。

聊完这些,张苏陵很自然的问道,“李老弟,你觉得,我在中海开店,有戏么?”

对他的计划,李承不是很看好。

饮食文化极具地方特色,尤其是在中海这种地方,想要让中海人买单,只有学习海派文化。

可学了海派餐饮的“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风格后,餐馆又变得没有自己特色——凭什么和那些开了几十年的老字号海派餐厅竞争?

当然,如果张苏陵肯花费巨资去宣传,去养市场,再过年,海漂人数上来,倒是有可能成功的,关键他有这资本和耐心么?

所以,张苏陵问“有戏么”,李承只好摊摊手,“我对餐饮行当,可是完全门外汉的。”

“哎呀,哥们,你就说说呗,成不成的就一句话,大主意肯定我和赵梅拿的。”张苏陵又拍着胸口说道。

李承也只能感慨“卫嘴子”果然名不虚传!

“张哥,我猜你的厨师多是丝北一带的吧?”

“是啊,我的总厨还是一位当年宫内御厨的

传人。怎么,你是担心我的厨师做出来的菜肴,不适合中海人的口味?”他反应挺快,很快明白过来李承所的问题。

“我觉得,你还是多走走中海传统老菜馆,比如中海老饭店、德信菜馆、杏花楼,也许更能把握这边的消费习惯。”李承微微一笑。

“去过两家,没感觉又多大差别。是吧?”后面的问句是问他妻子赵梅的。

赵梅一直没说话,她隐隐明白眼前年轻人怕是不看好自家在中海开连锁店。她瞪了丈夫一眼,“多走几家总没错的。”

“是的,我明白这个理!李老弟说的三家中,杏花楼还真没去过……要不,李老弟,中午我请客,一起去杏花楼尝尝?顺便帮我出出主意?”

很多时候,拒绝别人的“盛情”,真的好难。

其实李承更想和泰勒两人,走走石库门的弄堂小巷,逛逛淮海路的老洋房,看看九十年代的外滩……带泰勒仔细感受丝国的海派风情。

问泰勒的意见,她的眼睛弯的像月牙,怎么安排都行。

好吧,那就去“蹭”一顿吧。

停车场,两车停的较远,两队分开,张氏夫妇远远看见,有一人拉开车门,让这对年轻男女上车。张苏陵嘀咕一句,“还有专职司机?媳妇,你分析一下,这俩货什么身份?”

张氏夫妇开的是丰田花冠,九十年代绝对有钱人的标配,可自家远没到配专职

“司机”和保镖份上。赵梅坐上副驾后,揉揉眉心,扭头问丈夫,“北羡闲裔女朋友、司机、保镖……你说这男孩会不会不是国内的?侠州或者剑州,哪个有钱家的人?”

“侠州?普通话说这么好的人很少啊。我偏向于子弟,那男孩口音有点京味。”

“但子弟,没人敢这么高调吧?”赵梅反驳。

俩人启动车后,跟上李承座驾,一路瞎猜。

城隍,极具丝国特色的一位神祗。

成书于春秋战国的《周官》,有最早的城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