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红叶陶瓷(1 / 2)
接下来的三天,李承可谓深居简出,连晨跑都改变路线,只在万惠小区周边活动。在这三天内,他还完成自己所学四个科目的学期考。
成绩还没出来,但李承感觉还不错,成绩差不了。
至于那位司机和那场突如其来的车祸,李加成这边已经查出不少内容。明面上看,那位叫做顾赫的司机,没啥问题,他确实是港务局下属的保洁车队员工。
顾赫本人已经被警方罚款后释放。
但在细细追查之后,李加成也发现一些有意思的线索。
顾赫本人所属保洁车队,当天并没有接到出车任务,也就是说,这次去山顶拉渣土,是顾赫本人的“主动工作”。呵呵,还有这种员工?此疑点一。
另外,李加成安排调查的人员还发现,顾赫本人好赌,可谓家无余财,可最近他的账户上,冒出一笔八万港纸的汇款。对方账户为匿名——查不到。
这是不是与李承遭遇的车祸,有直接关系?值得怀疑。
第三点就是顾赫本人,有过一段黑历史——他曾经是“羽组”成员。
羽组是七八十年代港城地下势力重组时,兴起的一支码头势力,后来遭遇港城本土的势力联合绞杀,最终湮灭于九十年代初。
引起李承警觉的是,羽组活跃时,有西金资本的影子。
这种事情要比管理西田百货有意思多了,李加成越玩越嗨。
他建议李承,先不要动那位顾赫,看看能不能抓到“实锤”,也就是能不能找到顾赫犯案的最直接证据,抓到幕后策动者,为此,他已经安排人,二十四小时监控顾赫。
李承有些无语,这家伙,是港城二富家的继承人么?
岂不知,年轻人谁不想着肆意江湖?
算了,随他玩耍吧,自己的安全有保障就行。
这天,李承正在店内收拾行李,准备前往西金并返北羡洲的行囊——购买
了不少礼物带给庄园员工。
楼下,传来吴卫忠的热情招呼声,“曹老,您来了,鲍斯在楼上。”
曹老曹国源,国内文物研究会派驻海润集团的鉴定师,也是魏老和郭老的同事,前几次李承与赵帆的交易,都是他主鉴。
“曹老,我在楼上。”李承朝玄关处喊一嗓子,同时将桌上的零碎,收拢到一边。
曹老今天过来,肯定是为了那只明德化窑口所出的海蓝重色八角花盆。
随着海润集团上层重新整合的完成,公司运营越来越正规化,李承这边与赵帆的交易,也变得越来越严谨。
不再像两年前那样,两人谈妥之后,就可以一手钱一手货的直接交易。海润会派出鉴定师和商务人员,一般情况下,还会加上一位法务,构成三人小组出面谈判。
曹国源今年六十不到,比郭老魏老年纪小一点,驻港一年多,与李承相处的也还不错。他上楼后哈哈一笑,“小李子,你躲在房间内,又寻摸什么宝贝呢?”
李承已经将海蓝重色八角花盆从保险柜中取出,放在桌上,将办公室门拉开,笑着回应,“有宝贝也是为曹老您准备的吗?”
如同以前一样,进来三人,都不是生面孔。
李承与他们一一招呼,随即指向桌上的八角盆,“曹老,这次的货色,绝对国内没有,可以扩充有关德化窑口的研究资料。”
是的,就李承脑海中的记忆,国内有关德化窑口的研究,起于建国后,中断过二十年,七八十年代后又有继续,但多在窑址挖掘和白瓷研究,这种德化青花整器,没有!
“这么新?”曹老的目光在花盆上梭巡一圈后,回到李承身上,吃惊的问道。
他当然清楚李承的鉴定实力——从对方手中还没有买过赝品。只是,有关德化窑口青花,他接触的很少很少,而眼前这只八角盆,太新
,所以才开口询问。
“曹老,您上手试试,是不是有股子海腥味?”李承伸手示意。
都是行内人,不需要说得太直白,他这句话已经点透,为何这只海蓝重色如此簇新。
“海捞货?”曹老眉头微皱。
海捞货,确实有可能如此簇新,这与所处环境有直接关系。
德化窑口的瓷器,主供海上丝绸之路的贸易需求。每次出海,船主都会用草绳将若干瓷器困扎在一起,为防止压碎,这种盆器之间还会撒上绿豆黄豆之类的,让其在漫长的运输途中发芽,充斥彼此之间的空隙。
因为豆芽和草绳的存在,让这件海蓝重色八角盆在船只遭遇风暴倾覆时,还能保持完整状态。在明代商船航行,一般都是沿着海岸线走,所以,风暴来临船只倾覆,这些货品,有极大可能性被海水裹挟,很快被泥沙覆盖,就会行程一个保护真空——既没有遭受空气氧化,也没有被太多的海水所浸泡。
若干年后,这件花盆,又被人挖出来——挖海沙或者海峡清理淤泥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