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鲍家街43号(1 / 2)

加入书签

第1章鲍家街43号

1990年,六月末。

初夏的午后,一阵风从远处吹来,刚到鲍家街43号,这风就变得慵懒起来,它懒懒地趟过胡同,趟过门头上“中央音乐学院”几个字,最终吹进院子里面,撩动起本就躁动不安的杨树叶。

树荫下,周彦仰面躺在一块光秃秃的石头上面,聆听着有些躁动不安的午后央音,左边的长廊里面几个青春靓丽的女学生正咿咿呀呀地练着声,偶尔哼出来一些诸如《甜蜜蜜》的流行歌曲。

远处琴房里偶尔飘出来的巴赫、贝多芬漂浮在空气中,若隐若现,还没等周彦捉到它们,就消失不见了。

捉不到巴赫、贝多芬,周彦只能老老实实地去捉那些女同学们的《甜蜜蜜》。

就当他沉浸在这种“靡靡之音”的时候,耳边响起一声响亮的叫喊,“周彦,周彦!”

周彦侧过身子,朝着声音的方向眯了眯眼睛,一个二十七八岁,穿着白衬衫的男人快步朝他这边走来。

男人的这两声叫喊,似乎有特别的威力,不仅仅驱散了巴赫、贝多芬,就连《甜蜜蜜》以及盘旋在树枝上懒洋洋的风也一并拨弄走了。

“国屏哥。”

周彦无奈地翻个身坐起来,回应了一声。

男人叫贾国屛,是周彦的室友,他们同是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87级的学生,不过两人之间却差了足有七岁。

贾国屏之前在单位工作过,又去晋西戏剧学校学习了几年,后来才考进的中央音乐学院,所以年纪偏大,班里面大部分同学都会叫他一声哥。

周彦这声国屏哥叫的有些别扭,因为半个月之前他还是一个生活在2023年,将近不惑,生活平静的某重点中学语文老师。那天晚上,他正在批改学生的作文,只是摘下眼镜揉了揉眼睛就来到了1990年的中央音乐学院,成为了作曲系三年级的学生周彦。

这个世界的周彦因为四月份生了场大病,缺了不少课就跟学校办了休学。

谁知道休学手续刚办完,周彦的病又好了,老师跟同学们都说,周彦这病来得莫名其妙,去的也莫名其妙。

贾国屏走过去一把拉住周彦的胳膊:“快跟我走吧,施主任找你,寝室没看到你,我就知道你准在这里。”

看着周彦愣头愣脑的样子,贾国屏也是暗暗叹气,从半个月前开始,周彦就变得很奇怪,有事没事就跑到南边来,要么在树荫下睡觉,要么就是对着一堆石头发呆,好些人都认为周彦的病影响到了脑子,有后遗症了,到现在还没好。

周彦屁股没动,抬头问道,“找我干什么?”

“当然是有事。”

贾国屛手臂粗壮,孔武有力,不由分说地将坐在石头上的周彦给拽了起来,“具体什么事情,去了不就知道了。”

被贾国屛强行拽着,周彦也没多反抗,老老实实地跟他走了。

当时刚穿越到央音,看到贾国屛的时候,周彦吓了一跳。

作为一个中学语文老师,他对音乐界了解不太多,但他恰好就认识贾国屛,因为他仅有的几次听音乐会的经历,就有一次听的是贾国屛创作的《时空的涟漪》。

那场音乐会周彦没听懂多少,但大为震撼,也大概了解了贾国屛的情况,贾国屛名头很多,其中一个名头就是央音作曲系老师。

没成想,穿越过来,自己竟然跟他成了同班同学。

贾国屛口中的施主任,是他们央音作曲系的主任施万春。

施主任在音乐界享有盛名,特别是在电影配乐这一块,去年刚刚上映的电影《开国大典》中的配乐正是出自他手。

贾国屛拽着周彦的胳膊将他带到了施万春的办公室门口,抬手敲了敲门,“施主任,人给您带来了。”

说罢,贾国屛将门打开,直接把周彦给推了进去。这一套连招,倒像是押送犯人。

周彦一个趔趄,差点没摔个狗吃屎,等他站稳扭头要说道两句时,贾国屛已经把门关上,跑了。

施万春年过五十,一头长发白了一半,他生了一张颇为严肃的脸,即便是笑起来也未见半分亲和,反而显得更加严肃了。

见到周彦,施万春放下手中的书,开口道,“来啦。”

周彦在心里抱怨了一句贾国屏,一抬头就换了一副笑模样:“主任,您找我有事?”

“没事就不能找你?”

施万春觑了周彦一眼,随手从烟盒里面抽了一根烟送到嘴上,然后又掏出火柴,但不巧的是,火柴盒里面唯一一根火柴也没点着。

周彦见状,笑盈盈地凑过去,从口袋里面掏出一个打火机给施万春将香烟点着。

施万春吸了一口烟,看向周彦手上的打火机,“你随身怎么还带这玩意?”

周彦嘿嘿一笑,将打火机放在桌子上,又从口袋里面掏出一包红塔山也放在桌子上,“前两天心血来潮,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