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六章 冬至众生(1 / 4)
“君有命,臣岂敢不从?”</br>“三哥……”王安礼有些惊讶的看向王安石。</br>他是清楚自己哥哥的为人的。</br>正所谓:朝闻道,夕死可也!</br>想要他放弃自己的道?</br>不可能!</br>他宁肯死,都不会改变自己的理想与抱负的。</br>他若是肯在这个方面委屈求全,熙宁九年就不会辞相了。</br>“术算几何亦为圣人之道!”王安石淡淡的道:“当初变法,倡立算学、律学,便是老夫的主张!”</br>这也是古文复兴运动以来的趋势。</br>大家都说要复古,直接回到圣人们的时代。</br>自然要和圣人看齐。</br>而圣人提倡什么?</br>君子六艺,不可偏废!</br>有教无类,因材施教!</br>“再说了……”王安石将那本小册子翻到最后一页,然后递给王安礼:“和甫看吧!”</br>“这就是官家给我的真正生辰礼物!”</br>王安礼低下头,便看到一行标准的楷书,书法笔迹很浅,但功力却不错。</br>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br>这是《论语.泰伯》篇中的话。</br>然后,王安礼的瞳孔就猛然放大!</br>因为,映入眼帘的是不同的断句方式。</br>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br>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br>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br>……</br>王安礼的大脑在此刻直接宕机。</br>他惊恐的抬起头,看向王安石。</br>王安石也看向他。</br>他们兄弟都是儒家宗师,自然也都知道,这种全新的断句方式,对于儒家经典而言意味着什么?</br>意味着他们兄弟,可以用此随意裁剪、割裂圣人之言。</br>而王安石本就是此中翘首!</br>一部《字说》,一本《三经新义》,基本都是在以圣人之名,言自身之道。</br>六经注我?</br>错!</br>我写六经,六经该依我的意思来!</br>这种用符号断句的方式来句读,看着简单,但到了王安石手中,其作用远胜十万大军!</br>这将颠覆天下文坛格局!</br>王安礼的手都颤抖了。</br>以至于他没有注意到附在这些断句方式之后的,用阿拉伯数字与中土数字的对照表以及加减乘除等数学符号。</br>“三哥……”他颤抖着声带。</br>“嗯!”王安石看向他:“和甫,此时需和甫倾力相助!”</br>自然,兴学这种事情,只能找官府要钱。</br>江宁府的宽剩钱和商税,就是王安石所需要的。</br>另外,人才也需要王安礼这个还未致仕的前执政帮忙招募。</br>王安礼点头应是:“三哥放心,一切都包在小弟身上!”</br>这件事办好了,王家子子孙孙,受益无穷!</br>他们兄弟也能功成名就,流芳青史。</br>他没理由不做!</br>……</br>元祐元年十一月庚午(十六),冬至日。</br>赵煦刚刚醒来,向太后和太皇太后就已经穿戴着崭新的衣服,在他榻前了。</br>而狄蔷、孟卿卿、文熏娘三女,也都穿上了新衣服,俏丽的侍立在一旁。</br>“官家冬至喜乐安康……”太皇太后首先道贺。</br>“六哥冬至喜乐安康!”向太后也微笑着送上祝福,同时有女官,奉来一件崭新的玄色裘衣,敬献于御前。</br>“臣妾等恭祝官家冬至喜乐安康……”诸女官们集体下拜。</br>赵煦笑起来:“太母、母后冬至喜乐安康……”</br>“诸卿冬至喜乐安康!”</br>冬至,是大宋最重要的节日之一。</br>在如今,冬至大过年!</br>这是因为,在传统的人文意识中,冬至是阴盛已达到顶点的象征。</br>从这一天以后,阳气将逐渐复苏。</br>在传统的社会,这意味着,新的一年的开始。</br>事实上,在周代,十一月才是岁首。</br>在复古风气很重的大宋,自然就越发重视冬至了。</br>而对赵煦来说从今天开始,他放寒假了。</br>经筵自冬至日休课,一直要到来年立春,才会重开。</br>“请官家展御足,履新袜、穿新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