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晋江文学城首发(2 / 3)
得有时候不像女仔,她姑且把这当夸奖。
其实卫思荣酸得倒也不是全无道理,阿春不光安排了张成士的住处,还带着赵小弟和廖家明陪他买各种日用品,搞得张成士这回总算不好意思了。
没办法,张成士本人则不会广东话,公司里艺人会普通话的居然就以前有过同学教他的卫思荣一个,林千青算半个,国语歌她唱得多都能唱的很好。
至于廖家明,去海那边拍了两部戏,基本都是靠着演技跟演员搭戏硬撑的。他还跟她讲,跟对手演员约定好一个动作,比如扇个扇子,一扇,就代表他说完该她了。
阿春以前作为学生观赏电影的时候完全没发现,这回听说了之后才去看……
相当不明显了。
阿春在备忘录上写了一条,请个双语老师给全公司培训,毕竟他们以后很有这个需要。
赵小弟看到张成士时也有点诧异,毕竟张成士确实长得很不错,阿春叫他帮忙买这买那时还把阿春拉到一边,说卫思荣对她不错的,别把人家气走了,挺难找到更好的人的。
阿春:“……”卫思荣那一堆东西没白送。
幸好廖家明也在,他拍完了节目就直接坐早上的通勤车回公司了,他对海那边的人态度要比普遍的红港人好很多,而且他还看过《少林》,知道张成士,花了一个上午买完东西,两个人就鸡同鸭讲去了。
第二天开会时,全公司的人就都知道多了个新成员。
幕后的工作人员里最高兴的是陆尚,艺人里最开始卫思荣是看张成士不太顺眼的,后来两个人也不知道说了什么,关系居然变好了。
阿春问起张成士说了什么,张成士说自己在海那边有个师姐,对他挺好的,两个人算是对象,也就是红港这边男女朋友的关系,卫思荣知道了就说可以帮他买东西让他寄回去。
张成士的师姐也是《少林弟子》的女主角,是以前张成士一个体校的师姐,大他两三岁。阿春一无所知地问他是不是已经谈婚论嫁了,如果是的话,直接结婚就可以搬到红港来了。
“不算吧,我们就是……”他一直觉得师姐很照顾他,拍电影时候大家起哄,就在一起了。
八十年代,海那边说的处对象,就真的是纯处,最多看电影聊天,完全没有任何过界行为。
关于张成士后来的八卦,阿春还真不太晓得,就知道他推进后来有个有名的基金来着。再后来他在国内就不是特别出风头了,一年可能都拍不到一部戏,她看了他很多电影倒是真的。字幕里他的国籍是有括号的,先是m国,后是x国,所以她还很诧异他这时候又红又专的属性。
演员里改国籍的人不算少,早前包括这时候,海那边都有出国热,毕竟从经济水平上来说,海那边现在的确处于困难时期。每年都有大部分人游泳从对面游到红港,别的国家也有很多。
包括ltv的一哥强哥,其实也是游泳过来红港的。
阿春作为从小爱看电视电影长大的电视剧儿童,居然还是后来上大学时才知道,早年一般改了国籍的演员也都悄无声息的不吱声,出了规定,才在各个电影电视剧的字幕里出现了别国。
而虽然的确是从建国以来就不承认双国籍,但强调与大面积实施,是很多年后,接近阿春穿越过来的近两三年才有的事情。在那之前,这些“外国人”在国内的生活跟本国人是没分别的。
他们去到国外,享受跟外国人一样的福利待遇,但别人也一样会认为他们是华夏人。
在他们的理念里,只要自己坚持自己是华夏人,别人也会认为他们在为华夏争光。
毕竟很多国家纯粹是福利待遇够好才有移民,比如m国本身就是移民国家大杂烩,移民的人也不见得真把自己当m国人。x国是因为免税,基本上各个国家有钱人都愿意往那边移民。
从历史原因来看,阿春懂得他们这么做的理由,只是不赞同也不支持。
人无法预测到未来,这年代,谁能想到仅仅几十年后,华夏就从经济上碾压了呢?
趾高气昂的荷里活,国际大导演也一样要搞华夏特供版,疫情停工,还要拿出压箱底的好东西感谢华夏拯救票房市场。
阿春不知道张成士跟他这位师姐后来有没有修成正果,她似乎已经改变了他的轨迹,又似乎没有改变,不过她还是给他打了个预防针:“你来了这边,签合同至少三年,你自己考虑一下。”
要么想办法把女朋友带过来,要么就分手。
这年代跟后世可以不一样,海那边多数是没电话的,写信都要寄几个月,远距离难度太大。
海那边的环境阿春还是知道一点的,大多数都是早婚早孕,张成士已经二十一,他的师姐也就二十三四了,再等个三年五年,对女同志的影响会很大。
张成士在这方面就不机灵了,还有点缺心眼,他说结婚好像又不到那个份上,他就觉得师姐一直挺帮他,对他挺好的:“但是,我这环境好了,就跟她分了,我这算不算忘恩负义啊?”
听了半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