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刘协登基为帝(3 / 4)
冷声道:“那就杀!让他们选择是爱财,还是爱自己的脑袋!”
说完,他转头看向雨化田:“是时候让锦衣卫出场了。你带领他们潜伏在各大臣府邸,调查他们的家境,尤其是财产、土地契约和家仆的数量。”
雨化田庄重地应道:“臣遵旨!”
&34;陛下,我麾下的锦衣卫已经探听到消息,董卓的弟弟董旻依然留在洛阳城内,被几位大臣秘密收留。&34;刘辨眉头紧锁道。
&34;哦?他已经落网了吗?&34;雨化田询问。
&34;我已经派锦衣卫包围了他,没有打草惊蛇,只待陛下的命令。&34;刘辨露出一丝残忍的笑容,接着说道。
&34;明日早朝时,将他拿下!&34;
&34;果然如此。&34;刘辨继续道。
&34;不行,这些大臣简直不把我放在眼里!&34;他语气坚决。
第二天。
未央宫。
由于刘辨的威严震慑,天刚破晓,文武百官便早早来到未央宫,等待天子的到来。他们对这位暴君的恐惧无以言表,生怕稍有迟疑,就会成为他的刀下亡魂。
&34;陈御史身体还好吗?&34;有人关心地询问。
&34;王司徒,你脸色这么疲惫,昨晚没休息吗?&34;另一位官员关心道。
&34;保重身体啊……&34;他们低声交谈。
在场的大臣们注意到,平日里神采奕奕的王司徒今天眼神暗淡,鬓角的白发似乎又增添了几缕,显然是彻夜未眠。
听到同伴的询问,王允没有回应,只是默默地看着袁逢,轻轻叹了口气。的确,那个暴君说杀就杀,谁也不知道哪一天自己会成为下一个牺牲品。
想到这里,他忍不住开口问道:&34;袁司空,你之前所说的计策,究竟……&34;
话音未落,太监尖锐的声音打断了他:“传谒者进礼,宣百官进殿!”
刘辨的身影出现在未央宫内,文武百官立刻低头行礼,身体微微颤抖。王允也不再多言,回到原位,紧握着笏板,默不作声。
刘辨独自坐在龙椅上,环视群臣,目光转向雨化田。雨化田上前,手中拿着圣旨:&34;宫中侍卫忠心护主,封岳云为虎贲中郎将,统领虎贲郎;李世民为骑都尉,负责管理羽林军;雨化田晋升为黄门侍郎!&34;
大殿内一片寂静,他们明白,这是新皇对朝中大臣的不信任,开始培养自己的亲信。虽然情有可原,但接下来的一句话却让众臣心惊胆战。
&34;我没想到,朝中竟有大臣包庇董贼余孽董旻!&34;刘辨沉声道。
什么?董旻可是董卓的亲弟弟,他竟然还在洛阳,而且被朝廷大臣庇护?这简直难以置信。然而,早已准备好的锦衣卫在此刻从人群中推出几位大臣。
&34;停下!我是御史大夫,岂容你在朝堂对我动手?&34;其中一人喊道。
&34;冤枉啊……&34;另一人叫冤。
&34;陛下,您想如何处置老臣?&34;他们各自表达着不满。
然而刘辨并没有给他们解释的机会。
紧接着,
一名魁梧的大汉也被推进了未央宫。
众人望去,
这不是董旻吗?
见到他,
几个被捆绑的大臣脸色苍白如死灰,彻底放弃了辩解。
甚至有大臣明白今日难逃一劫,索性破口大骂。
“暴君!你迟早会有报应!”
“大汉出了你刘辨,真是不幸!”
“你们这群叛贼,与我大汉何干!”
刘辨置之不理,右手轻轻一挥。
噗嗤!
噗嗤!
大片的鲜血四溅,
几颗忠良的头颅落地,
未央宫的阶梯瞬间染红。
这暴君,
今日又开始了 !
一时之间,
许多朝臣内心震颤,
早朝之初便大开杀戒,纵观历史,又有几人能如此残忍?
恐怕连秦始皇都比不上!
还未等他们的情绪平复,刘辨淡漠的声音再次响起。
“朕今日心情尚佳,所以只杀了七人。”
仅仅杀了七个?
那你的怒火燃烧时,岂不是血流成河?
不少大臣心中暗想。
刘辨缓缓起身,接着说道:
“但朕明白,你们这些大臣中,有的还不如这七人!”
“你们这些叛逆、奸佞之徒!”
“再过几日,李傕、郭汜的大军将攻陷洛阳,你们只顾自己的性命,竟不顾大汉的江山社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