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争权(1 / 2)
() 北风卷地白草折,江南的稻米已经飘出了清香,北疆城外的屯田才刚刚成熟。春种秋收,北疆战事频繁,所有粮草物资靠的不仅仅是来自后方的补给。承安帝即位之初,因为连年兵祸,国中又多旱涝天灾,国库一度吃紧,安国公赴任北疆之后为了解决粮草问题在边疆诸城推行屯田制,建立起一支由普通百姓组成的民兵。
这些民兵战时可作为后方后勤,无战事时则与寻常百姓一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耕田种粮。民兵所开垦的荒地地契均为其所有,单是这一条便受到了百姓的一致推崇。自古以来田地便大部分掌握在豪强手中,而前朝末年诸王争霸,土地兼并现象十分严重,能有自己的几亩薄田对百姓来说是梦寐以求的事。
安国公所定赋税比大梁赋税少了一成,便是一成也让北地百姓感恩戴德。北疆土地质地坚硬,栽种粮食本就不易,一年的收成能多留几分谁不心存感激。赵接任北疆主帅以后也没有改变过这一田制,这项屯田之法便一直延续下来。
北境的秋收来得迟,可到底是来了。一年的收成尽在此时,雾浒河以南的一个小城中,天还没亮百姓们就扛起了农具出门。
“黄大,这么早啊!”
黄大扛着锄头走着,冷不防肩膀被人拍了一下,一回头见是邻居董武,打了个招呼,“你也不晚。”
董武挠了挠头,脚下一点不慢,“这不是赶着抢秋,唉,每年一到这时候恨不得三天三夜不睡觉,赶紧把粮食全抗回家,谁知道北狄那帮孙子啥时候又来捣乱!一群蛮子!”
所谓抢秋,是因为越是秋收时节狄人越容易趁此时机南下。大梁缺粮,北狄只会更缺,每年秋收时分地里熟透了的谷物足以让吃不饱肚子的狄人双眼发绿铤而走险。这时候要是不早早抢秋把粮食扛回家,晚一步一年的指望说不定就被狄人抢走了。
“程将军特地派了兵来帮咱们,最多再有两天也就收完了。”黄大说道。
“可惜赵大元帅走了,不然有他坐镇北狄那帮孙子哪敢来!”董武一边走一边感叹,景王虽然有封号,但是在北境百姓心中,他就只是赵大元帅,领兵抗敌,把狄人牢牢拦在北境之外,护住北境边疆数十座城池。
黄大口中的程将军便是程琦,赵离开北境后,北境军务暂时交由程琦掌管。程琦自问自己没有赵的声望,一到秋收麻利利地派人到各地巡查帮忙。若是元帅不在粮食就被抢了,他能被贺子琦那软蛋笑话一年!
“将军,元帅来信!”
程琦刚刚处理完日常军务,军师就捧着书信走了进来,景王来信必有要事。他接过信速速看过,脸色越来越是端肃,最后看完忍不住一巴掌拍在书案上,“殿下这是要玩大的啊!”
正在此时,外间传令兵忽至,扬声说道:“禀报将军,裕城城外出现小股北狄骑兵,意图抢夺秋粮,已被我军阻拦!”
紧接着,像是商量好的,传令兵一个接一个地来
“禀报将军,楠城城外出现小股北狄骑兵……”
“禀报将军,鄄城城外出现小股北狄骑兵……”
“禀报将军,上坯城外出现小股北狄骑兵……”
“禀报将军,城城外出现小股北狄骑兵……”
程琦眉间越皱越紧,大梁跟北狄刚刚议和,使臣这时也就刚刚回到北狄,北狄竟然在此时再次调兵,南下之意昭然若揭,这时候他要不回击,北狄还真当他老程是个软柿子!
“来人,传令军中诸将升帐议事!”殿下布好了局,北狄已经跳进来了,他要是不做出点成绩哪对得起这番天时地利!
北狄集结二十万骑兵剑指洛京的消息传来,大梁上下一片震惊。北狄使臣离开不过短短一个月,和谈的条款历历在目,互换的两国文书上,北狄的落款醒目而又刺眼,此刻看来竟是莫大的讽刺。举朝上下没人预料到北狄会如此嚣张,昨日和谈,今日拔剑,彻头彻尾的小人嘴脸显露无疑!
可此时朝臣已经顾不上骂娘了,北狄这次一改昔日作风,竟不是从北疆入侵,而是派了小股骑兵在北疆扰乱视听,暗中却勾结西域诸国,从大梁西北边疆而入。因为西域诸国这些年一直安分守己,西北军掉以轻心,竟让北狄连下七城,多亏凤州驻军星夜驰援才堪堪将狄人拦在甘城之外,没让狄人再下一城。
然而,过甘城、凉城便是大梁西边的屏障凤城,一旦凤城被破,千里平原北狄骑兵大可肆意驰骋,直指洛京。烽火台上一连三日烽烟不息,承安帝没日没夜召众臣入宫议事,乾清宫灯火彻夜不息。
战事一起军中诸将纷纷奏请景王领兵挂帅,安国公之后,唯有景王曾挂帅印,这是不争的事实。然而,承安帝竟在此事上起了犹疑。三皇子和六皇子主动请缨,其部署纷纷附和,如此情势之下,景王竟然不动如山,既不出谋划策,也不自请领兵,竟是摆出一副事不关己置身事外之态。
“殿下,这么好的机会您怎么就能不理会?”景王府书房中,贺子琦暴躁地走来走去,看到景王还在安坐不动地握着卷兵书看得认真,更觉得头疼。“三皇子和六皇子哪会打仗,还不是看中了军权?殿下您此时再不争取,是想拱手把军权让出去,让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