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过年(1 / 2)
“她啊?唐国公李家二郎的妻子长孙氏,也是已故的右骁卫大将军长孙晟的幼女。”萧皇后顺着皇帝指的方向一看,开口答道,炀帝在此之前并没有见过长孙小娘子,自然不认得她。
“竟是李将军的女儿,李二郎的小妻子么?你唤她过来,我见见。”隋炀帝听得微微一怔,开口道。
萧皇后看发皇帝一眼,什么也没说,抬手招人去传唤长孙小娘子,没一会,长孙小娘子就过来了,她规规矩矩的朝帝后请安:“李府长孙氏见过陛下,见过娘娘。”
“平身吧。”隋炀帝缓缓开口道。
“谢陛下。”长孙小娘子起身站起了起来,微垂着视线,看着自己的脚尖。
“你是大将军长孙晟的女儿?”炀帝问。
“回陛下,是。”长孙小娘子答道。
“你击鞠击得不错,球场上的这些小娘子除了韩三娘之外,球技当数你最好,如意能险胜一球,多半是你相让之故吧?”隋炀帝笑着开口道。
“父皇,你这什么意思啊?觉得女儿球技和领导能力不行,需要别人相让才能获胜?”长孙小娘子尚未接口,如意公主的声音已经响了起来。
“回陛下,公主能胜,全凭她们队的队员球技出众,队员之间配合密切无间,臣妇已经尽力。”长孙小娘子心头一紧,略带着两分惶恐的接口。
“呵呵,好了,你很不错,所谓将门虎门,没有堕你父亲的威风,退下吧。”隋炀帝没有为难长孙小娘子,他看了女儿一眼,又看了看长孙小娘子,便挥手让她退了下去。
从帝后身边退下来,长孙小娘子心里惊出了一把冷汗,知道自己今日行事有些高调了,若因此惹得如意公主不高兴,或让陛下的目光因此而落到李家身上......
好在她的担心没有发生,接下来的日子风平浪静,皇帝没有关注李家,如意公主也没来找她的麻烦,到了十一月,朝中连续发生了几件大事,皇帝就更没事心来关注她这么个小人物了。
原本隋炀帝三征高丽,逼得高丽王交出了斛斯政,并认了错,心里对这个局面是颇为满意的,哪知携胜班师回朝不足一月,各地就连续传回叛军造反之事,着实令他恼怒不已。
十一月中,司马长安破长平君,帝下旨令派兵征讨,十一月末,离石胡刘苗王举起了反旗,自称天子,并封其帝为永安王,帝大怒,令将军潘长文讨之,一时不能克,战事僵持不下。
与此同时,贼帅王德仕聚众数万,占山为王。十二月初,帝为表仁慈,安抚百姓,于东都下旨,大赦天下,可此策见效甚微,旨意颁布不久,贼帅孟让率众十万,企图攻占梁都。
帝遣江都郡丞王世充率兵征讨,王世充奉命率领部队抵御,以都梁山为据点,设置五道营栅,敌我相对而不交战,还扬言撤退,部队表现出毫无战斗力的样子。
孟让见状耻笑不止:“王世充不过是个只会吹嘴皮子,看文令的小官,哪能带兵打仗?我要活捉他,一直打到江都,打到洛阳去。”
此时当地百姓都住进了部队营垒,遍地没有东西可抢,叛军找不到吃的,又为营栅挡道,天寒地冻,一时不能向南方进军,就分兵包围王世充的五处营栅。
王世充每天出兵打上一场,稍出现失利趋势,便跑回营栅,如此持续数日,孟让更加小看他,一边分派人马到南边去搜抢财物,只留一部份兵力围住营栅。
王世充眼见敌人放松了警惕,开始反攻,他命军营填平了灶坑,拆下了帷帐,摆设起方阵,四面朝外,拔掉栅栏,麾下十万大军出笼的猛虎,朝着敌军冲了过去。
敌军很快被冲乱了阵脚,大败,孟让带着几十个人悄悄溜走了,王世充杀敌一万余人,俘虏了十多万人。
帝收到捷报,龙颜大悦,认为王世充有将帅之才,赏其金银锦帛无数,封为大将军,又派他率领部队讨伐各个小股叛军。
王幸不辱命,凡他所接征命,无不荡平匪寇,风头之盛,一时无两,当然,这是后话。
王世充击败孟让,捷报传回东都的时候,时间已差不多到了新年,帝见梁都大捷,心情愉悦,也没再找朝臣们的麻烦,大家欢欢喜喜的开始准备过年。
腊月二十八日傍晚,唐国公府,国公李渊的书房内,李渊将两个儿子召集到身边,看着两人开口:“梁都大捷的事你们都知道了吧?之前这位王郡丞,我们都以为他是个拍马溜须之辈。”
“他能跟在陛下身边盛宠不衰,是他会察言观色,能讨陛下观心罢了,如今看来,此人竟有大才,能屈能伸,能文能武,你们对此有什么看法......”
“父亲,王世充再能干和咱们也没什么干系,自去年杨玄感一事后,陛下对臣子多有猜忌,我觉得咱们家现在最应该做的就是韬光养晦,尽可能的低调和顺从。”长子建成开口道。
“我同意大哥的说法,咱们目前确实应该低调,尽量少让陛下把视线放到我们身上,不过,却也不能低调得过了头,得让陛下觉得我们听话,忠诚,但也能做事。”次子世民沉吟了一会,才接口道。
“你们能这样的觉悟,为父深感欣慰,好了,马上就要过年了,府中杂事不少,你们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