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这竟然是祖宗传下来的东西(1 / 2)

加入书签

外行就看个热闹,内行才看门道。

对于兵器的制造,李世民明显就是个外行。

他去兵器研究院,就是看看工匠们制造了多少燧发枪,多少火炮,至于具体什么制作流程,他都没有关注过。

秦羽道:“既然如此,那就再随我去看一看吧,看完之后,陛下就会明白为什么,兵器监的生产效率这么不如人意了。”

李世民点头答应:“好!”

兵器研究院就在兵器监的附近,离得很近,一刻钟时间就能够赶到。

在秦羽的陪同之下,李世民视察了兵器研究院。

一圈看下来,秦羽直截了当的问:“陛下看出什么来没有?”

李世民一阵尴尬地摇头。

秦羽道:“每一个工匠,只负责生产其中的一个部件,每一个部件都是有着统一的制式标准。最后一道环节才是组装,也要专人负责,熟能生巧,效率才会大大的提升。”

“而且不只是速度快,合格率也要高很多,武器的每一个零件,都是有统一标准的,任何一个地方坏了,都能够从其他地方找到替代品。”

解释完这一圈,末了秦羽又来了一句:“这就叫流水线生产!”

说了这一圈,李世民算是明白过来了。

监正急切地问:“这套做法能不能推广到兵器监?”

秦羽点头:“当然可以。”

这点他可没有藏着掖着的意思。

流水线在后世不过是平平常常的东西,任何一家工厂,都是采取这个模式来生产东西。

但是大唐的君臣,却对此感觉到很是惊奇,觉得好像打开了眼界。

“没有想到,还有这种能够提高生产效率的方式。”

长孙无忌感慨道:“真不知道你的脑子,是怎么想出这些鬼点子的。”

“流水线的生产模式,利在千秋,还请富平侯指教。”

监正赶忙求教,刚才还有点看不起秦羽,没想到一圈兵器研究院看下来,直接教他做人。

只好摆出谦虚求教的姿态。

虽然李世民也一定会把这流水线的生产方式推广到军器监。

但是主动的申请和被动的接受区别还是挺大的。

这是看出监正的工作态度的问题。

“不会又是你从海客那里学来的吧?”

李世民斜眼看着秦羽。

大唐的许多政策,都是受到了秦羽的影响而制定的。

君臣大多时候,都是围着秦羽转悠。

而秦羽只是一个十多岁的孩子。

之所以不被怀疑不被他们猜测是什么妖人,都是因为秦羽把这一切推给极西之地的欧罗巴,以及远道而来的海客头上。

李世民等人也就从来没有怀疑过。

否则怎么跟这些人解释,他脑子里这一切奇思妙想,就是个问题。

所以第一时间李世民就想到,这流水线的生产方式,也是从极西之地学来的。

秦羽却摇摇头:“流水线的方式,其实是老祖宗发明的东西,只是不肖子孙给弄失传了而已。”

李世民等人尽皆疑惑:“这怎会是祖宗传下来的东西?”

“传承是一个很重要的课题,我们民族的书中,尽是一些诗词歌赋,圣人之言,但是能够令民族强大的科学技术,都没有能够传承下来。比如之前失传的耧车,还有炼钢的方法,还有流水线这些东西,都没有能够流传下来。”

秦羽说着,不免觉得有些悲哀。

真正使得民族强盛的东西没人重视,没用的那些脱了裤子放屁的废话,却能够流芳百世。

到了后世,更是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荒谬之言。

这就是他设立唐科院的目的。

他让要科学技术,不只是能够在大唐兴起,也要科学技术能够在大唐世代传承下去。

绝不能让儒家那套荼毒人性的理论,再遗害千年。

数学,物理,化学,还有一些现代学科,掺杂在儒学之中,直接改变了儒学原来的面目。

让其变得更加实用主义。

李世民皱着眉头:“这是很悲哀,科学就是生产力,子孙们无知,让无数祖先的瑰宝失传。朕绝不会再让祖宗的宝贝失传!”

他是一个在马背上打天下的皇上,对于军队很是重视。

掌握着大唐命脉的,则是关陇集团,如果让士族们得势,怕是又会重演历史。

所以秦羽建立唐科院,他支持。

建立医学院,他也支持,开设报纸,他更是支持。

就是因为他看到了科技的力量。

秦羽还没有到来的时候,大唐对突厥何等的重视,何等的担忧?

但是在火炮和火枪问世后,突厥在大唐群臣眼里,不过就是土鸡瓦犬。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