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风雨雅加达(2 / 3)

加入书签

他们运用多种手段,从各地输入华侨,特意制定了优厚的政策吸引华人前来,几十年的时间,当地华人就超过了一万……

到十八世纪初时,巴达维亚已经成了一个拥有十多万人口的大城市,华人的数量也达到了两万多。

在这里,华人主要从事工匠、饮食、制糖等行业,为巴达维亚的崛起做出了不小的贡献。所以,华人在当地有一定的地位。

十八世纪以后,爪哇岛上出现了反荷运动,一些华人也支持这项运动。

然而,东印度公司为了摆脱严重的政治危机、转移视线,挑拨华人和爪哇人的矛盾,推行反华政策。

因为华人在当地缺乏政治的、社会的基础,又没有武装,居住比较分散,难以形成一股强大的力量。

加上当地统治者嫉妒富裕的华人,东印度公司扶持华人,给予他们自办民事、刑事案件的司法权,让爪哇人误以为华人是“剥削者”,对华人产生了敌视心理。

另外,东印度公司财政出现了问题,掠夺华人积累的财产,可以帮助他们摆脱危机。

这些操作有点眼熟,我想不起哪里眼熟了……

于是,荷兰殖民者发动了“红溪惨案”。1740年10月9日,荷兰殖民者以搜查军火为借口,命令城内的华侨交出手中所有的利器。

甚至出动军队挨家挨户的搜捕华侨,鼓动当地居民疯狂屠杀华侨。

双方最后直接爆发了战争,但是因为出现了一个华人叛徒,好像这叛徒名字叫林楚,我有点记不清楚了……

这个叛徒让准备起义的华人直接失败,更是被荷兰人大肆杀戮。

屠杀活动持续了整整7天,城内的华侨,不论男女老少近万人皆被杀害,仅有100多人逃过一劫。

损失的财产,无法估计。

城外的华侨在施班让指挥下,同荷军激战,千余人伤亡。

荷兰殖民者做贼心虚,担心清政府追责,毕竟当时的中国还是很强大的。

因此,他们严密封锁了惨案的消息,不让前往巴达维亚贸易的中国商船接触幸存的华侨。

但是,纸终究包不住火,逃出来的华侨想方设法回到了中国福建,福建水师提督将此事上报给乾隆皇帝。

署福州将军策楞与署福逮巡抚王恕联名入奏,将此事更详细地汇报给皇上。

并在奏折中声称海外华侨是朝廷的罪人,草芥不如,遭此劫难,是他们咎由自取。

于是,这一谬论成了朝廷处理惨案的基调。

事件发生后,荷兰国内害怕清政府对广州的荷兰侨民报复,于是向清政府通报此事。

乾隆皇帝答复:“天朝弃民,不惜背祖宗庐墓,出洋谋利,朝廷概不闻问。”

翻译过来的意思就是:我对于这些远离祖国贪图发财,舍弃自己祖宗坟墓的不肖臣民,并无丝毫的关怀!

就连乾隆也说他们活该,因为他们背叛祖先,出洋谋利,已经与朝廷无关了。

因此,对此案的凶手也无需认真追责。最终,清政府没有对荷兰殖民者的暴行追究责任……

这是雅加达清朝时候的一段华人惨事,这个地方鱼龙混杂,人员复杂,民族和国家复杂……

不过晚清的时候,这里荷兰人建设的城市很和世界接轨。

清末建造的雅加达大教堂气势恢宏,去东南亚旅游的朋友们可以参观下。

附近还有个博物馆,记载着几百年雅加达的历史。还有荷兰殖民风的老城区,老运河……

所有战争和博弈的戏剧冲突,都有背后的原因。

历史的复杂性,人性的卑劣性,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属性,这些造成了很多冲突偶然和必然性……

这个雅加达,陈二爷他们的目标是沉船宝藏,也不知道多少势力眼红盯着。

他们面对的不仅仅是热带风暴,还有更大的风雨……

但是,他们还是漂洋过海的来了大洋彼岸,进了雅加达。

陈二爷他们到的时候已经天黑,找个最好的酒店住下,这里的环境和装修风格都是欧式风格,有着奢华的洛可可风格。

刺灵珠他们看着脚下的奢华地毯,墙上的西洋油画,看的眼花缭乱。

几人简单商议一下,旅途劳顿,都分头睡去。

第二天,陈二爷他们洗漱完毕,他让刺灵珠和雷霆在酒店等候,陈二爷,张文龙,梁风,老李,四人去了他朋友的香料厂。

最近几年,热播的电视剧里频频出现香的身影。

《甄嬛传》里妃子争宠用的欢宜香、鹅梨帐中香;《长安十二时辰》里的“降芸神香”、“草堂烟”;《知否》中的隔火焚香……

其实,香早已融入古人的生活,是名流贵族、文人雅士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四大名香在历史上扮演很重要的角色,甘露寺戏剧里刘备送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