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4章做好准备(1 / 2)
所有的领导班子成员都看着李振山。
“在过去的两个星期,革钢的企业内部股票成了抢手货,很多干部职工因为下手慢了,没有买到股票,这些人很有意见,他们跑到各自的厂领导面前发牢骚,甚至有的还拨通了总部的电话投诉,要求大公司再增发一些股票……”
主抓生产的副经理邱如海举起了手,李振山点了他的名,“老邱,你说。”
“李总,你说的太对了,,希望我能在班子会上提一个建议,再增发一些股票。”
邱如海的话就像一石激起千层浪,姚佩晨、言文瀚、汪开济、戴向阳等领导纷纷发言,大家的话大同小异,都是公司能多增发一些股票。
李振山听完大家的建议,赞许的点点头,“这说明了什么?同志们,这说明我们革钢职工的心是和企业在一起的,他们愿意投资革钢,当然了,前提是我们的项目必须得赚钱。大家说说吧,是否同意增发股票?”
很快,在座的领导班子成员一个个举起了手。
全体通过。
这倒让现场唯一一个不是班子成员的林致远更为醒目。
言文翰还为此开了句玩笑,“怎么,小林,你不同意吗?是不是因为你买的太多了,就不希望别人买了。”
会议室哄堂大笑,林致远苦着脸站了起来,“言总,你就别逗我了,你们是领导班子举手表决,我倒是想举手,可是我有投票权吗?”
李振山也笑了,“行了,那这个事就定下来了,致远,增发股票的事继续由你负责,金额两个亿,速度要快,等钱到手,我们马上去德意志订购一整套汽车用钢板的生产线。”
“是,保证完成任务。”林致远的回答很响亮。
李振山环顾四周,语音铿锵,“同志们,第二次股票发行之后,我们手里的钱就足够买一整套汽车用钢板生产线了,所以我决定,新工厂由革钢独立建设。”
会议室里响起经久不息的掌声。
会议开完的第二天,增发两亿元股票的文件就被下达到了革钢下属各厂矿,那些第一次没有买到股票的职工欢欣鼓舞,他们早早就把钱准备好了。
两亿股票,一周时间就卖光了。革钢职工还是有实力的。
革钢顺利发行了五亿元企业内部股票的消息,传回到冶金部和东海省。
两家的领导听完之后都大加赞叹,“到底还是革钢啊,内部还是有潜力可挖的,你看看,五亿元,人家不声不响就凑齐了。振山还是有战斗力的。”
既然钱已经凑齐了,那么新工厂的诸项事宜就要提前准备了。
李振山当时就决定,兵分几路,一路由姚佩晨,白曙光,林致远等人远赴德意志,去洽谈购买汽车用钢板生产线事宜。
另一路由建设公司经理厉枝山负责,尽快挑选一块适合建设新工厂的土地,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还有一路由主抓生产的副总经理邱如海主持,在革钢下属各厂矿挑选一些有文化年轻的业务骨干做岗前培训,这些人将是新工厂的主力军。
李振山这几项命令一下去,整个革钢忙作一团。
林致远作为负责谈判小组的重要成员,自然是忙得脚不点地,就连元旦都没有过好。
一九九四年一月二日,林致远跟随谈判小组的其他成员,踏上了飞往德意志的飞机。
在林致远的强烈建议下,革钢谈判小组继续采用了招投标的形式,在德意志本土向几家大的钢铁企业发出了招标邀请。
汽车用钢板生产线在德意志已经是一项非常成熟的技术设备,很多钢铁企业都能自行生产,这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
经过两周的招投标流程,最终有一家叫乌纳瑟的中型钢铁企业中标,最终竞标价为11亿美元,折合人民币为946亿,比tsk、蒂森克鲁伯那种大公司便宜了将近一个亿。
在上次到德意志考察时,这家乌纳瑟钢铁公司也在考察团的名单上。
它能够顺利中标,最大的优点就是性价比极高,产品质量也不错,很适合革钢现有的技术水平。
姚佩晨作为中方最高级别的领导,在合同上签下了自已的名字。
双方约定,乌纳瑟用三个月时间制造出汽车用钢板生产线,之后发往国内,预计到达革安的时间是五月份。
乌纳瑟中标的消息第一时间传回到国内,大白楼内欢声一片,李振山更是兴奋的握紧了拳头,在空中狠狠一击。
毫无疑问,汽车用钢板公司的成立将成为他执政革钢以来最亮眼的政绩。
谈判小组回到革安时已经是一月下旬,李振山的情绪非常高,在东山宾馆宴请了谈判小组的所有成员。
在席间,李振山高举酒杯,发表了一段哈姆雷特般的讲话,“各位,过去革钢是神州所有钢铁企业的老大哥,但是进入八十年代后,革钢渐渐被其他兄弟企业超越,我们这代革钢人任重道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