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星际航行②②(3 / 4)

加入书签

,我来到一个陌生的地方那么久了,每天都是四下漆黑,什么也看不见,白天也是这样,仿佛自己被这个世界隔离开了,远离人群,远离熟悉的场所,在这广大世界上不为任何人爱,不为任何人理解,不为任何人记起。我发现自己成了这样的存在,一种感觉涌上心头——我就这么消失不见,也没有人察觉,那种感觉,就像被塞进了厚铁箱,沉入海底,几乎到了,绝望的时刻。”

顾心芒想到,第一次见他时,确实是在一场深夜,她自觉窘迫不堪,实在不是值得回忆的场景。但是——

男人继续道:“铁箱里的空气越来越稀薄,我不知道该怎么办,感觉这样会死。就在这时候,我听见了一阵扑棱的声音,就猛地砸了下来,好像把铁箱子砸破了。莫名其妙地打破了黑暗的窒息,接着,我又听见了一阵声音,窸窸窣窣的,动了起来,我提·木仓·出去的时候,看见了一个画鬼脸的女孩,她哭得面目全非,又鲜活生动。我拿着·木仓·,还要用力抓着我的衣服,扯了我一下,那一刻,仿佛时针开始走动了。你让我拿着水壶给你倒水,你就仰着头,洗脸,一点点的,水流过你的脸颊,很冲击,很漂亮。那一刻,哪怕是在深海里溺水,都像是透过了气。一切,好像又有了意义。”

一切,好像又有了意义。

这是认识那么久以来,他说话最多的一次。

那一晚,也是郁西川把她领到了灯光下,让她在来到这个世界后,第一次看到了明亮。

顾心芒双手环上了他的脖颈,红唇贴在了他的耳边,说道:“如果通信卫星发射成功,那一天,我就嫁给你。”

——

京市的春天来临,它在一株柳条上抽出了第一朵嫩芽。

研究院拟定的《关于我国自行研制和发射广播卫星》的报告,和主张买星的有关部门提交的《关于购买外星》报告,一同送到了中央。

向新敏院长在开完会回到学校后,直接叫了顾心芒到办公室来。

脸上难掩兴奋:“这次会议上,提出了华国要依靠自己的力量,研制新一代通信卫星的倡议。从现在开始,关于’买星’还是’造星’的争论终于定了下来,咱们不买,咱们要造自己的’争气星’!”

比起教授的激动,顾心芒则是预料之中地笑道:“教授,他们越封锁,咱们啊,就越气劲!”

说罢,她提交了自己的《星箭分离到定点过程控制系统研究》论文,在对上向新敏惊艳的目光时,坚定道:

“教授,我请求,加入战队。”

不久后,顾心芒的理论研究数据,得到了向新敏的肯定,为了保证多学科综合协调,应航天部副部长的倡导,向新敏和赵显栋,破格让顾心芒加入了“飞控组”。

飞控组由地面测控网、卫星总体和各分系统专业精英成员组成。

郁西川的名字也位列其中,依托于全国的资源汇聚,加快卫星的研制工作。

同时,全国各有关单位根据通信发射难度大、设备新、任务重的特点,组织了一支力量庞大的发射试验队。

经过艰难的攻坚,排除外界反对的异声,这一枚在科研人员呵护下成长的华国第一枚通信卫星,终于诞生了,而它的命名,叫“东方红二号”。

运载它的新型火箭,是“长征3号”。

它们,都比过去变得更优秀。

这一次的发射场,是一个新地方——西南发射中心。

通信卫星的发射试验任务,涉及全国二十多个省、市、自治区。中央的三十多个部、委,部队各总部有关军兵种、9个大军区以及所属的上千个单位。

从陆地到海洋长达7000多管理的航区内,分别设置有发射、测量跟踪控制、通信联络、水文、气象、运输保障、海上救援等系统。仅通信系统就配置了600多个台、站,2000多套设备。

为完成通信试验,全国建起了通信地面站,除了经济地理位置优越的几个地区外,地图上,还特意标注了一个红圈——藏区。

幅员辽阔的华夏,无论高山还是平地,它的每一个人民,都应该享受到现代通信文明带来的阳光和雨露,即使,地面站的建设无比困难。

在顾心芒出发前,小姨沈瑶终于回到了京市,将外婆接到了她所在的军属大院。送她上火车前,小姨感慨地替她理了理衣服,安静地看着外甥女,最后,眼睛有些发红地跟郁西川道:“照顾好她。”

顾心芒所在的飞控组,集中在西南测控中心,一到发射场,就马不停蹄地开始进行测控事件审查,他们要对可能出现的故障作预测方案,而这些,都是之前卫星发射前攒下来的经验。

在完成了发射场的各项检测任务后,已经过了三个月,确定的发射时间,又是冬季。

1月26日。

通信卫星发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