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糖(1 / 2)
有些事,说起来简单,可是做起来却感觉千头万绪。
首先,要把生意做的具有不可替代性!
否则,你要做得好,别人一看……哎吆!还能这么干?
后世大企业就是这么暴打小公司的。
你产品牛逼?
那又怎样?
写轮眼……启动!
我有钱,有渠道,有能量……你怎么和我玩儿?
我不仅仅有,我还能掐断你的资金、你的渠道……
柳文岳口号都想好了——
百货大楼没有的东西,您哪儿也买不到。
营销、实力,双管齐下,等到这句话深入人心的时候,别人再写轮眼也不成!
可这也意味着百货大楼的货物品种得够多、够齐全!
小到针头线脑。
大到……只要你只要有钱,哪怕是皇帝的生活,都给你一比一复刻出来!
需要串联的产业太多!
很头疼……
且,他想要打造的护城河,很多东西却办不到,比如说,他想弄个负一层弄餐饮,可最基础的肉、面、油、糖都不一定能保证充足供应,就算是供应,价格降不下来,也没什么用……
肉类的料肉比,这玩意儿的慢慢培养,要想办法培养出吃最少的饲料出最多肉的鸡鸭猪。
面粉……粮食产量问题,也得培养。
油也一样,后世常用的棕榈油,量大便宜……这玩意儿原产地哪儿来着?
糖……粗糖最便宜,也容易弄成白糖,可是量大,肯定影响价格,说不定最后能涨到砂糖的价格!
当然。
如果不考虑普通人,不考虑尽可能通过更大的产业,更大的影响力,激发整个商业生态,单单精磨出白色面粉,发酵之后弄点碱面综合,蒸好喷香松软的大馒头,就能让那些权贵吃的狼吞虎咽。
要是上点包子……嚯,这是什么珍馐美食!
他们平日最多也就是面饼,面条,吃的馒头都得是死面馒头,要是发酵一番……又酸又涩,好不如不发酵呢。
主要还是中原严重缺碱,没那个条件!
所以……
所以……
唉,等等!
说起糖,柳文岳还真有个大胆的想法!
眼下糖的来源,一个是谷物糖,一个是人工养殖蜜蜂得来的糖,甘蔗制糖也有,不过都是粗糖,穷人买不起,贵人不想买,导致没有生产积极性。
忽然想起族里的老登——
想起自己的黄泥水淋脱色法。
这不正好嘛!
把人送去种甘蔗,既能产砂糖,废料还能用来酿朗姆酒……
想到这里,柳文岳脸色有点怪异,这么一来王玄策一人灭一国故事,可就没了。
这个故事的起因,就是李二让他去阿三那边出使,友好交流是其次,主要是去学甘蔗制作砂糖的技术。
谁能想到,那边刚好有一个阿三国国王死了,大臣篡位,特别是死前,国王还派使者打算和王玄策一起来大唐……大臣一寻思,就唐玄奘那个大唐……小小大唐,我当皇帝了,我不支棱一把,怎么显得我强大!
然后嘛……
过程很刺激,很离奇。
最后,篡位臣子,结结实实挨了两个大嘴巴子,甚至还被押解回长安。
至于甘蔗制糖技术,学倒是学了,可能是阿三那边藏了一手,反正质量不咋地。
后续还是一代一代人,努力迭代技术,才弄成完美的白糖,比阿三都弄得好,最后成为中原又一拳头产品。
至于说家族老登送去哪儿种甘蔗……
原轨迹,李二让人在江浙一带大种甘蔗……浪费,对土地的极度浪费!
江浙不管是种水稻还是桑树,都能活的很滋润。
想来想去……
丢去南宁州(云南)是个不错的选择!
那边山多地穷,温度也合适,正是种经济作物的时候!
而且,那边那么多水果……保存技术得当,说不定还能在百货大楼开个水果专区?
说起来,大唐的羁縻政策是真扯,连改土归流都不做!那就只能让人们切切实实的赚到钱,让他们知道跟着大唐有好日子,才能真正动摇当地的酋长夷帅的统治,甚至分化瓦解,彻底的归心。
如此一来,南诏国的也就不会短暂的出现在历史中。
这么做还有一个好处,只要南宁州稳定,就能威慑北边的吐蕃;看住东边岭南的冯盎;随时能吞掉东南亚云南各种小国家,然后……亲爱的阿三,说起来你们都不信,唐人都是婆罗门、刹帝利……
想想都妙。
几天后。
柳文岳拉着邱掌柜,去东市、西市看看,还去黑市看看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