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9章 回京了(4 / 5)
在册的有多少,收上来多少,又和朝廷要了多少。
除此之外,还有各卫所主官个人的缺失。
比如狎妓,酗酒等军中明令禁止的。
另外,军中多少逃户大致也有。
反正只要是卫所存在的,老朱多少就有所掌握。
随着魏良仁一字一句出言,各卫所犹如衣不蔽体站在了人群中似的。
蓝玉这些人又不傻,他们哪还能不明白。
出京之前,他们怕就落到老朱圈套了。
他们如实去查,得罪有问题的武将。
不查,就成了这。
对,不仅是老朱。
还有朱标,和朱允熥。
他们走的时候,是朱允熥送的他们。
而且,军卒退役等问题还是由朱允熥负责的,老朱的这一谋划,朱允熥作为卫所改革的主要负责人不可能不知道。
还或许,还是朱允熥的计策。
怪他们啊。
他们早知道朱允熥完美继承了朱标的优点,恩威并施刚柔并济,处事于谈笑之中。
能被老朱钦定的储君,又哪能简单的了。
他们却偏偏还要把朱允熥当孩子。
没等魏良仁念完,冯胜傅友德陆续跪了。
老朱的手段,他们再清楚不过。
证据都明晃晃摆出了,他们要还啥态度都没有,砍了他们不是不可能。
相较于那些身外之物,性命才是最重要的不是。
而且,那么大一家子呢,他们不为自己想,也得为家里人想。
“上位,臣有罪。”
老朱闭着眼睛靠在椅背上,仿佛没听到似的,根本没停的打算。
没有老朱的指使,魏良仁继续往下。
半个时辰后,才终把外派出去七人所负责卫所的问题全部念完。
不仅有蓝玉等人查无实据的打脸,还有常升徐辉祖的补充,更有铁弦猜测论点的左证。
只有他们想不到的,绝没有没查到的。
他们跟着老朱不是一天两天了,老朱的可怕他们早就领教过了。
当初大明还没开国的时候,老朱就喜欢给他们记小纸条。
这么多年过去,老朱耳目安到哪里,谁都不知道。
或许他们家里就有。
“臣有罪。”
冯胜和傅友德之后,常升徐辉祖李景隆全都纷纷拜倒。
常升和徐辉祖虽奏报略有出入,但那不过是只是谨慎自保的托词。
他们非常清楚,老朱若是真打算动他们,这绝不可能是他们的保命符。
至于李景隆嘛。
历史上,他因靖难之役坏了名。
但若仔细分析,放水的成分很大。
五十万大军打不下一小小北平城也就罢了,当时都督翟能都打进张掖门了,是李景隆硬生生的叫回去的。
所以说,李景隆并不蠢。
当然知道,啥时候该请罪。
最后,只剩了蓝玉。
蓝玉不是不知道现在这情况,应该先向老朱请罪以寻的自保。
他只是不服气。
明明都已经掌握证据了,干嘛还要他再去往四川跑,这不是诚心的吗?
蓝玉稳如泰山,始终无动于衷。
而蓝玉不表态,老朱也不说话。
当然,老朱之所以非得等着蓝玉的表态,无非不过是因为还不想动他。
李景隆,常升,徐辉祖都算二代勋戚,还都很年轻。
但他们三人兵法倒是精通,但论起打仗来远远不如蓝玉。
将来若有用兵的地方,还需以蓝玉来挂帅的。
“舅!”
眼见气氛开始僵持起来,常升只得拉拉蓝玉的衣角,试图换得他的暂时妥协。
蓝玉知道老朱咋想,更知道常升的意思。
“你们去外面走了三个月,对当地的情况比咱要了解,你们以为这种情况是否属实?”
蓝玉突兀的站着,老朱也不等了。
“这”
跪下的几人吞吞吐吐,谁都没敢多说话。
若说属实,他们为啥没查出来?
可若不属实,老朱这明显是证据确凿了,他们一再否认难道和那些主官有啥勾连。
一时之间,他们有些猜不准了。
“不好说,还是不确定?”
“咱既让你们开口,那就不会因言苛责,你们想到啥可以直接开口。”
“若是不确定的话,咱只能派人重新调查了,咱也不会偏听偏信到,只凭一面之词就治罪于某一人的。”
这些人猜不准老朱的意思,老朱只能直接把问题摆出来让他们选择了。
他们要选择了不确定,那就意味着他们将真正不再过问朝廷对卫所问题的处置。
与之同时,他们也能换个安稳。
听明白老朱的意思,傅友德第一个表态。
“臣无能,卫所到底是啥情况臣一时之间也无法确定。”
在傅友德带领之下,其他几人也都开了口。
说辞上和傅友德虽有不同,但毫无例外都选择了不确定。
相较于那些被吵架灭族的勋戚,能够把身上爵位平稳过度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