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9章 老朱的决定(1 / 4)

加入书签

次日,早朝。

众臣行礼后,老朱便和颜悦色问道:“诸位以为咱大孙可否当得太孙,做咱大明的三代皇帝?”

文武群臣被困于宫中近半个月,本以为出去后街上会是一团乱麻。

谁知,井井有条较之前更甚。

听闻家里人述说了朱允熥的一些处置事宜,以及城中百姓对朱允熥的评价,他们不得不承认朱允熥的能力的确出众。

相比较于这些,只是修个书的朱允炆确实有些不够看。

公心而论,朱允熥的确比朱允炆更适合做这个太孙。

至于石碑谶语嘛。

懂得都懂。

先不说人为因素有多高,光是谶语本身就有多种解释。

明亡于三。

这个三不见得非得是朱允熥。

没必要被一句可能性微乎其微的谶语吓破胆,而弃朱允熥这个合格储君不用。

“在这次天的处置上,太孙果敢迅捷反应灵敏,没让一个百姓因此死亡,又攻克了千百年来人人谈之色变的疾。”

“太孙有能力有本事,且又装有黎庶万民,臣以为太孙完全当得起这个太孙,更当得起第三代君王。”

率先说话的是内阁首辅黄淮。

内阁参赞机务处理奏章,做的就是老朱秘书的活儿。

身为高级秘书,当然是老朱指哪他们就打哪儿的。

更何况,内阁刚刚初创正需要狂刷存在感,来体现自身的存在价值。

尤像这种事件本身没啥问题,全体文武又不得不支持的。

既不会让他们有谄媚邀功的嫌疑,又可以以此博得老朱的好感,绝对是两全其美的好机会。

“臣附议。”

“自天发生以来,太孙切实解决每一个百姓的实际问题,赢得城中百姓的高度赞赏。”

“臣以为太孙之仁心,是完全当得起三代皇帝的。”

这次说话的是杨士奇。

之后,胡广杨荣的等内阁其他成员,也都纷纷表了态。

引用的无不都是朱允熥统筹全局,保证应天府在静末不出乱子的同时,还能把死亡率的零度线牢牢守住的能力。

以及朱允熥切实解决百姓的难题,号召百姓自愿听从朝廷安排,与朝廷众志成城共渡难关的仁心仁德。

至于朱允熥身临一线指挥,这明显不在那些文臣所认可的范围内。

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在他们看来,以朱允熥身份是不应以身犯险的。

“解缙,你以为呢?”

在内阁处任长流还有贺仕聪被锦衣卫羁押之人连番表态之后,老朱又专门问向了解缙,

其实,黄淮是内阁首辅,只要他说了话基本就能代表内阁了。

而在内阁其他成员都表态后,就更不需要单独询问解缙了。

之所以要问,不过还是因解缙脾气特殊,老朱想要让朱允熥得到解缙这样看谁不顺眼就喷谁之人的支持罢了。

“臣并不否认黄首辅等人所言,也不否认太孙的确是第三代最合适的皇帝人选。”

“但臣以为,太孙还尚有缺点需要改进,这次天发生之后,太孙不经陛下同意,便差遣亲卫控制奉天殿。”

“虽然情有可原,但不能否认此乃为无君无祖的忤逆之举,为太孙将来成长所虑,请陛下不要把此和太孙功劳混为一谈,对太孙予以适当的训戒。”

听了这,老朱脸色变了。

他要想训戒朱允熥啥时候不能,干嘛偏偏要让解缙来说。

“你留在内阁屈才了。”

“咱看你该去都察院。”

解缙脾气执拗喜欢说真话,但脑子又没绣了,当然听出老朱这是挤兑。

“臣食君之禄当为陛下分忧,虽非言官然有不平之事也该指出,此才可方为忠孝。”

老朱嘴角微动,懒得和他多辩。

像解缙这样的,哪能辩得明白。

“六部呢?”

老朱转头问向六部。

六部协领十三省三司,在朝中的地位举足轻重,既然要问肯定得拿到他们的态度。

吏部尚书梁焕现在还在诏狱,顺位排列就该轮到户部了。

六部经过这几次浩荡,郁新现在算是看明白了,他这官要想当的长久只能顺着老朱来。

最关键的是因朱允熥的关系,他户部的开资近年来少了很多,这么多浩大的工程,财政结余非但没减少还有所上涨。

顺着老朱支持朱允熥,也是为他的分内职责所虑。

“太孙能力出众,臣以为太孙当得起第三代皇帝。”

郁新简简单单一句概括全部。

“臣附议。”

“太孙的确当得起三代皇帝。”

这是礼部尚书门客新。

“臣附议解学士的。”

“太孙对这次情的处置无可挑剔,可为史无前例的范本,但太孙差亲卫控制奉天殿,这的确乃藐视君祖的不孝之举。”

“虽情有可原,但错就是错了,这两者并不能混为一谈。”

“臣以为解学士说的没错,为太孙的成长所虑需施以惩戒,这也是在维护朝廷纲常规章。”

这家伙。

朱允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