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学堂壮大(2 / 2)
来的。
所有的科目,均聘有经验者传授。
这些或许只是理论,但提早掌握了这些,就不至于让他们在前人走过的路上再栽跟头了。
不管进入哪一行,都能快速上手。
这也省掉了他们将来,当学徒浪费的那些时间。
很多人还是脚踏实地的,子弟能趁着这个便利,迅速掌握一条谋生的路那就已经是烧高香了。
至于科举及第,他们可从来没敢想。
很多人,都是冲职业规划去的。
随着庄子学堂名声越来越大,外面的很多人都有送孩子学习的打算。
让庄内孩子学习,那是给庄户的福利。
不是庄子的人,那肯定不会让他们白学的。
因而,学费,书本费,生活费是必不可少的。
尽管如此,送孩子们过来的家长,还是很多。
为了让普通人家负担得起,朱允熥并未定太高。
他办这类学堂,是冲着长久规划去的,又没打算赚钱。
每人每年,综合加起来也就两百个铜板。
一个铜板两个馒头,一天至少得六个铜板,差不多就是一个月的饭钱而已。
今日,便是外招学生开学的日子。
为了朝正规化发展,也为了方便区分,一次性挂了三个牌子。
应天一小,应天一中,大明职业技术大学。
小学招收年纪不限,以启蒙教育为主。
中学学习的东西更高深一些,是为向大学或者科举过度的。
中学毕业,成绩优异,热衷科举,又愿意留下的,由许观负责教授。
因当初建的学堂,很难放下这么多人。
朱允熥直接在庄外,置办了些地,把大学搬迁了过去。
与之一块搬的,还有农研所。
职业技术的学习,离不开动手操作。
农研所只是其一,凡开设的专业,必须都得设立实验室。
只不过,现在的大学专业寥寥。
搬迁过来的学生,也就只有个速成班而已。
大概也就几十人而已。
看望了这些学生,又给他们加了鸡腿。
作为职业技术大学的第一届学生,鼓励他们好好学习,早日学成出才。
之后,又去了中学。
这里的学生,都是庄户子弟。
几个月的学习后,晋升到这里来的。
这些孩子年纪还小,不用着急出去养家。
因而,还有读书的时间。
都是老学生了,朱允熥简单做了些鼓励,给了他们和大学学生一样的待遇。
随后,便直奔小学。
这里的学生仍旧年纪不一,大的十几岁,小的五六岁。
这次分班,是以年纪大小划分。
年纪小的,学习的时间还多,可以多教授他们些文化。
年纪大的,需要速成,教他的东西,让他们尽快过度到大学,学到谋生本事也就成了。
毕竟是第二次开学,朱允熥也显得轻车熟路了。
不过,好像也因此变成了老油条。
于实给他打着伞,学生们顶着烈日,讲了差不多快半个时辰才终结束。
把学生们放回去后,朱允熥拿出本《弟子规》。
这书是他前世,上中学的时候读过的。
闲来无事的时候,突然又想了起来。
不能浪费,于是便誊录了下来。
许观简单翻看过后,脸上写满震惊。
历史上,《弟子规》成书于满清,一经现世,很快引起轰动,很快被朝廷定于幼学必读教材。
许观他有所震惊,那都是在所难免的。
“这书用我们的印坊刊印出来,在小学和中学教授,大学就不必了,他们需全心全意学会本事,赚钱养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