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为什么和有什么!(2 / 3)
以高价收购白银和倭国铜,利润依旧颇为丰厚。
毕竟大明本土极其缺铜,否则当年太祖朱元璋也不会搞什么宝钞,平白降低朝廷的信用了。
另一方面,倭国通过这“勘合贸易”,那也是赚得盆满钵满,不仅日商采购的如生丝、药材、字画、书籍等中原特产在倭国境内获利丰厚,就连大明王朝的法定货币“永乐通宝”,也获得了如同后世美元一般的信用和购买力。
以至于每每勘合贸易船返航之时,倭国国内都是一片“唐船归朝,宣德钱到来”的喜悦之情,倭国上下不再以向明称藩为耻,反倒是因为掌控这条财源而沾沾自喜,甚至在船头竖起“大日国进贡船”的大旗来彰显得意。
长期垄断“明日贸易”的室町幕府,自然吸引了众多“羡慕妒忌恨”的目光,幕府派出的勘合船时常在返航途中,遭遇盘踞在长门、周防等地的大内氏的抢劫,血本无归,不得不向控制濑户内海的大内氏和细川氏让渡“明日贸易”的权益。
这大内氏,就是大内弘贞出身的家族,世代的繁衍和经营,最终令大内氏从周防国大内村的小族群,逐渐发展为世代盘踞本州西部的“西国霸主”,甚至现在这大内氏手里面还掌控着一张王牌,第十代幕府将军足利义材,正在等待机会准备进攻京都,拥立足利义材复辟!
简而言之,大明与倭国的“勘合贸易”,这是对双方政权都有益处的大好事。
可是问题在于,倭国纵民为盗劫掠沿海边民的行为从始至终都一直存在,哪怕大明朝廷派遣使臣问责,这足利幕府也只是轻飘飘一句“无力制止”就搪塞了过去。
两国“勘合贸易”该怎么进行还怎么进行,至于沿海地区那些被倭寇烧杀劫掠的百姓没有人会在意,大不了朝廷再书面问责一番罢了。
这就是血淋淋的事实!
汤昊觉得,这种畸形的贸易制度,确实有必要改变一下。
而需要做出改变的,首当其冲者,自然是眼前这位大明皇帝。
“陛下,说一个您感兴趣的事情。”
“您知道倭国有一座巨型银矿吗?”
感兴趣吗?
当然感兴趣!
朱厚照甚至眼睛都红了!
“什么?”
“巨型……银矿?”
“没错!”汤昊笑着点了点头,“巨型银矿!”
“其实我是准备直接把那倭国正使剥皮抽筋的,但是一番拷问之后,却是得知了一个不得了的消息!”
汤昊一脸正色地开始吹牛逼,睁着眼睛说瞎话。
“在我大明上下的印象之中,这倭国就是化外蛮荒之地,非常的贫瘠,非常的穷苦,非常的落后,对吧?”
小皇帝闻言下意识地点了点头。
这不是基本常识吗?
化外蛮夷之地,有什么好的?
“但事实并非如此,倭国的资源非常丰富!”
“那倭国正使足利义维亲口告诉我,在倭国有一个叫石见的地方,这里有一座石见银矿,这座银矿含有的银子可能要超过上亿两,而且极其容易开采……”
朱厚照:“!!!”
上亿两……白银?!
小皇帝瞪大了眼睛,呼吸都变得急促了起来。
“不是,野人你等会儿嗷!”
朱厚照起身踱步不止,强行让自己冷静下来。
“你的意思是……倭国很富有?”
“他们有一座巨大银矿,里面有上亿两白银?”
“正是如此!”汤昊脸不红,心不跳地回答道,稳如老狗。
小皇帝顿时倒吸了一口凉气,随着难以置信地连连摇头。
“这不可能!”
“这绝对不可能!”
“天底下怎么可能会有这么多的银子?”
“他娘地我大明王朝加起来也没有这么多吧?那个弹丸小国穷酸破落户,怎么可能拥有这么多的银子?”
朱厚照疯狂摇头,表示难以接受。
这确实难以接受。
大明一年税银最多也不过三百万两!
这只是银子的收入,如果将那些实物粮食也换算成银子来计算,大明朝每年的财政收入也仅仅在两千万两左右!
可是,汤昊现在告诉他,倭国竟然有一座上亿两白银的巨型银矿!
“野人,你搁这儿跟朕瞎几把扯淡呢?”
“难道那倭国比我大明还要富庶不成?这绝不可能!”
小皇帝震惊之余,甚至都开始爆粗口了。
没办法,这个消息太过震撼人心了!
上亿两白银,这个数字一出,就如同一颗超级炸弹,炸得小皇帝脑袋晕乎乎的,潜意识里面的本能在告诉他,汤昊在跟他扯犊子,根本不可能会有如此数量惊人的银矿!
汤昊也不辩解,而是自顾自地继续开口。
“陛下,如果你还记得我曾经说过的那些天文知识,那你就应该明白,这个世界很大,大明并不是这个世界的中心,甚至很有可能只是偏安一隅之地!”
“而倭国,这个大明眼中的弹丸小国,其实也没有想象之中的那般贫瘠,事实上人家富庶的很,至少这一座石见银矿,就控制了当代世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