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章 永乐大阅兵(2 / 4)

加入书签

两万马步兵心中震撼。</br>“这曲子不错,叫什么?”</br>朱棣第一次听到这曲子,不假思索的便询问朱高煦。</br>朱高煦则是看向他,脸上笑意浓重:“象王行……”</br>象者,天王也,听到这首曲子的名字,朱棣高兴的多捋了捋胡子。</br>他将目光放到了麒麟门广场上,只见两万女真马步兵在《象王行》中齐步前进,军容丝毫不乱。</br>他们身披明甲,背负火绳枪,手执长枪,腰别金瓜锤及长刀,在抵达朱棣他们位置时瞬间转头,一手捶胸:</br>“万胜!万胜!万胜……”</br>“好!哈哈哈哈……”</br>看着整齐划一的马步兵,朱棣高兴的爽朗大笑,可这还没有结束。</br>紧随女真马步兵身后而来的,是女真骑兵与女真步兵的步骑方阵。</br>规模两万的步骑方阵给人带来的震撼不亚于前者的马步兵方阵,因为明军的步骑方阵整齐划一,联系紧密。</br>这种兵种配合的紧密,足以说明这支军队的强大。</br>一曲《象王行》结束,与步骑方阵相配合的是《十面埋伏》。</br>曲声配合步骑方阵兵卒的目光,给诸国使臣一种不寒而栗的感觉。</br>朝鲜世子李褆、使臣权近,日本世子足利义嗣,使臣足利满诠,暹罗世子……</br>一时间,诸国使臣及世子只觉得自己身陷重围,他们无法相信本国军队面对天朝军队时会是何种表现。</br>足利义嗣不由得想到了可供足利家调动的两千明军,忍不住攥紧了拳头,眼神向往的同时透露出渴望。</br>“两千天兵,足可灭南国三万。”</br>他口中的南国,似乎是指京畿以南的各国守护。</br>与他有一样想法的,还有各国使臣。</br>哪怕是掌控西域的东察合台汗国也不由汗流浃背,不敢想象这支军队如果发动西征,那东察合台汗国还能留下什么。</br>只是他们的想法还没落入实地,乐队曲风一转,一首《破阵乐》开始奏响。</br>与破阵乐一同上场的,是一支仅穿着罩甲,背负火绳枪的军队。</br>他们没有长兵,只有短兵,可没人敢小看他们,因为他们的身后此刻正跟随着各类火炮。</br>一百门野战炮、五十门攻城炮、二十五门舰炮,十门岸防炮。</br>这四种火炮由一匹马到四匹马拉拽,火炮长度和大小与拉拽它们的马匹数量成正比。</br>上直火炮部队由女真、燕府兵马组成,近两万人组成的火炮部队没有像前面的军队一样直接越过,而是将炮口转向了南京城,并当着诸国使臣,百姓的面装入发射药并点燃引线。</br>乐曲声骤然停下,死一般的安静出现在了麒麟门前广场上,令人感到压抑。</br>正当有人准备开口说话的时候,引线恰好燃尽。</br>“轰轰轰——”</br>空射的炮声更为隆重,许多百姓被当场吓得坐在地上,诸国使臣及土司队伍中也不好看,被吓得坐下的人不在少数。</br>许多使臣被吓得脸色惨白,不等他们反应过来,待浓浓的烟雾消散,火炮部队已经调转炮口,继续向西方前进。</br>乐队奏响乐曲,燕府八卫的步骑方阵、马步方阵先后出场。</br>正当众人以为这是前番队伍换了个旗帜的时候,所有军队从东西各自入场,将整个广场占据。</br>那一眼看不到边的精锐让许多使臣更为清晰了解了大明的国力,如果是这样的国力,几个月灭亡安南也就不足以称奇了。</br>只是不等他们松一口气,四周四夷馆官员开始向他们介绍上直和地方军队的区别。</br>在得知大明连上直都没有出动,仅凭地方部队就实现了六个月灭亡安南所有政权的事实后,中南半岛各国及土司们纷纷闭上了嘴。</br>在他们还未反应过来的时候,面前那密密麻麻的军队开始齐声高呼:</br>“云南都司向天子献八百大甸国国主!”</br>“云南都司向天子献八百大甸国国主!”</br>当数万人异口同声的进行唱礼,那样的震撼是难以形容的,只有直面他们的诸国使臣能感受到那头皮发麻的感觉。</br>随着四夷馆翻译,中南半岛的诸国使臣这才知道,盘踞在暹罗北部的清迈王国(八百大甸)已经在两个月前被黔国公沐春、宁远侯何福、建昌侯瞿能、都督同知王瑄等人的出兵下被灭国,其国主及其王室皆被生擒。</br>在使臣们还未停止惊讶的时候,大军再次唱礼。</br>“海军都督府向天子献南洋贼寇陈祖义!”</br>“海军都督府向天子献南洋贼寇陈祖义!”&l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