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章 筹备北征(2 / 5)
僵硬,而自家父亲似乎准备在大明的扶持下胁迫后小松天皇禅位,让自己的自家弟弟义嗣来继任天皇之位。</br>想到这里,足利义持的脸色很差,足利义满却并没有在意他的态度,目光始终在宴席上。</br>宴席持续了很久,直到深夜结束,贵族们才三五成群的散去。</br>宴席最后,留下来的只有足利义满和他的三个儿子。</br>三个儿子中,最大的就是现任将军的足利义持,如今已经十八岁。</br>在他之后,分别是十岁的二子足利义教,以及足利义满最宠爱的足利义嗣。</br>望着三个儿子,四十六岁的足利义满坐了起来,随后对他们教导道:</br>“现在的环境还不适合享受,而我举办宴席也不是为了享受。”</br>“刚才的宴席,如果你们仔细观察,那你们应该看到了他们之中许多人都只是虚情假意,真正能和我们走道的并不多。”</br>“你们三兄弟需要团结,只有这样才能继续维持幕府的稳定。”</br>足利义满将目光放在政见与自己不合的足利义持身上:“义持,我知道伱不赞同我开关的举动,但现在开关能给我们带来利益,那我们就需要维护它。”</br>“等到什么时候开关的利益不够了,你才可以选择闭关。”</br>“是……”足利义持双手放在腿上,缓缓点头。</br>他看似庄重,可足利义满却能感受到,他依旧不认同自己的话,这让足利义满感受到了一丝不安。</br>只是当下的局面还算太平,他倒也没有多想,而是对足利义教和足利义嗣分别开口叮嘱了几句,然后才示意他们三人退下。</br>瞧着他们离去的背影,足利义满也坐的端正,让人取来的笔墨,亲手书写了一份国书。</br>不多时,这份国书被数名武士送往了隐歧市舶司。</br>几日后,经过隐歧市舶司的国书则是被明日贸易的来往官船带回了大明。</br>等它抵达南京城的时候,已经是永乐三年的二月末,距离朱棣北上仅有三天时间。</br>皇帝要北征,这对于大明朝来说是头等大事。</br>要知道自从大明立国开始,便是亲手打天下的朱元璋都不存在亲征之举,只在徐达等人打下中原后前往了一趟开封。</br>如今朱棣要亲征,朱高煦被任命监国,整个江南都开始为这位皇帝的出巡而准备着。</br>【日本国王源道义上表大明皇帝陛下】</br>【日照天临,大明式朝万国。海涵春育,元化爰乃四方。华夏蛮貊归土,草木虫鱼遂性。】</br>【恭惟大明皇帝陛下,神文圣武,曾智慈仁,皇家一统,车书……】</br>“这足利义满倒是转变的不错,上次还说准三后,现在都自称国王了。”</br>武英殿里,朱棣拿着那份足利义满写的国书乐呵呵笑着,因为他从信中看到了足利义满对大明的亲近,而足利义满自称国王的举动,也表明了他确实想要做日本国王。</br>对于朱棣来说,他不怕足利义满有野心,就怕足利义满没有野心。</br>有野心的人,始终要比没有野心的人好驱使。</br>“有了底气,自然就敢称国王了。”</br>朱棣乐呵呵的时候,坐在殿内左首位置的朱高煦也抿了一口茶,面色平淡的好像他早就料到足利义满会亲近大明。</br>“不提他,反正这事情你会看着办,俺现在在意的是俺的北征物资如何了。”</br>朱棣将并没将足利义满放在心上,因为他知道有自家老二操持,所以不想费心思。</br>他现在在意的,是自己北征的物资筹备如何,可别闹出什么打着打着物资不够的事情。</br>“都准备好了,全宁卫储粮二十万石,肇州储粮也比预估多,目前有八十万石。”</br>“北直隶的燕山左右卫已经在北京等着您了,渤海也调了肇州中卫和六十艘一千二百料马船等待您的调令。”</br>“现在就看你准备带京城的哪些兵马北上了。”朱高煦说罢,也看向了朱棣的表情。</br>朱棣抓了抓大胡子:“俺之前就已经说过了,李失和李齐的肇州左右二卫,还有李远和增寿的羽林左右二卫。”</br>“这些合计三万六千兵马,够俺驰骋漠东了。”</br>“你就给俺等着吧,入冬前,爹帮你把漠东打下来。”</br>朱棣趾高气昂的说着,似乎在说南边进度太慢,如果是自己出手,早就解决了。</br>他骄傲有他的资本,朱高煦也没有反驳他,倒是笑道:“你若是更早拿下则更好。”</br>“拿下了漠东,顶多三年,朝廷就能对齐王城进行北征了。”</br>“嗯……”朱棣抚须点头,同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