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5章 朱教习(3 / 4)

加入书签

都掌蛮在凌霄城作战。”</br>“黔国公得知后,便与傅都督商议,调弥勒、宜良两卫四千战兵前往广南,由广南伯傅茂率领,以此威慑那些亲近安南胡氏的土司。”</br>武官回答得体,让朱棣也侧目道:“你叫什么名字,官居何职,今年年纪多少?”</br>“回陛下,臣豹韬卫指挥同知蒋贵,今年二十有三。”</br>蒋贵作揖回答朱棣问题,朱棣也来了兴趣,毕竟重组后的豹韬卫是燕府将领在管理,因此他不吝夸赞道:“很少有你这官职的武官能回答的如此得体。”</br>说到这里,朱棣又开始询问蒋贵对征讨安南的看法,蒋贵的看法与朱棣、朱高煦等人的高度一致,都认为打安南不难,难的是如何在战后治理安南,不生乱子。</br>对此,蒋贵也提出了几种办法,虽然不如朱高煦的快慢政策,但也能很好治理安南。</br>在他说出这些后,郁新和李失、王彦都看向了他,显然没想到他居然能有这种程度的见解,朱棣也很是高兴。</br>近来他一直对燕府诸将感到烦恼,因为除了退休充当教习的张玉和孟善外,燕府诸将便只有朱能一个人能撑起场面。</br>虽说朱棣很看好张辅、孟瑛这两位南征的青壮派燕府将领,但仅仅两人想要与渤海那边同样年轻的孟章、张纯、林粟、陈昶等人相比还是太少了。</br>现在好了,这个冒出来的蒋贵是个苗子,好好锻炼锻炼,说不定能成为一名不输于张玉、朱能的名将。</br>“指挥同知太小了,无法施展伱的才干,不过你毫无功绩,突然拔擢你,恐怕会让都督府内弟兄不服。”</br>朱棣对蒋贵很看重,故此询问道:“现在距离征讨安南还有四个月时间,你愿不愿意南下去钦州,跟随郑和走海路进攻安南。”</br>“臣全权听从陛下安排!”蒋贵作揖回礼,朱棣也满意点头:“好,任命你为南海卫指挥同知,即日上任。”</br>“臣谢陛下隆恩!”蒋贵下跪五拜三叩,朱棣也笑着示意他平身。</br>待他起身,朱棣也摆了摆手:“没事就退下吧。”</br>“臣等告退……”</br>见状,郁新几人作揖离去,在他们走远之后,朱棣也起身看向了王彦:“你说这蒋贵怎么样?”</br>“燕山的兄弟,值得信任。”王彦笑眯了眼睛,显然对于蒋贵也十分看重。</br>朱棣闻言也满意的在武英殿内兜起了圈子,嘴里还哼着不知名的南调。</br>“你小子算是起来了。”</br>在朱棣哼唱调子的时候,走出武英殿的李失也看着比自己年轻了四五岁的蒋贵夸赞了一句,蒋贵却谦虚道:“末将寸功未立,即便陛下给予恩赏,却也不敢接受。”</br>“你回头去大教场找我,我给你写封信,这样你去南边会方便许多。”</br>李失虽然带兵不是很行,可下注却没的说,当初朱高煦入主吉林时,他便在亦失哈的三言两语中决定要前往吉林城会见朱高煦,见到朱高煦后他就知道朱高煦一定会成事。</br>故此在朱高煦设立女真八卫的时候,他也是第一个站出来积极响应的。</br>他看人很准,就蒋贵刚才的那一席话来说,他的前途绝对在自己之上,所以趁此机会结交他不是什么坏事。</br>“多谢肇州伯。”蒋贵也没有死板的拒绝,而是接受了李失的好意。</br>见状,李失也与他向着西华门走去,准备返回都督府。</br>倒是郁新不过看了看二人,随后便返回了文华殿班值。</br>蒋贵有大将风采,不过这与他毫无关系,他现在的重心都在帮朱高煦梳理户部和天下财政上。</br>马上就要收夏粮了,越到这种时候,下面的牛鬼蛇神就会层出不穷的冒出来。</br>只有解决了他们,才能把下面的钱粮收到朝廷手中,所以他不能马虎。</br>所有人都在各司其职,唯有被在京官员调侃为“教习”的朱高煦却在一本正经的传道受业。</br>“勾股定理是一个基本的几何定理,指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br>“早在西周初年,我国古代的数学家商高就提出了“勾三、股四、弦五”的看法,意思是当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分别为……”</br>课堂之上,朱高煦正在向四十七名学子讲述勾股定理的起源,以及勾股定理的勾股定理的证明、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等知识。</br>他讲课的速度很快,但是对于从千军万马中杀死的四十七名学子来说,他们并不难跟上。</br>他们不仅学的很快,还能再记下笔记的同时备注疑问,等到朱高煦讲解完后向他提问。</br>面对他们的提问,饶是有记忆力加持的朱高煦,也不免显得有些窘迫。<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