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6章 东宫有后(3 / 5)

加入书签

长。</br>只是他还没仔细想,便听到急促的脚步声从殿外响起。</br>父子二人同时看向殿门,不多时便见一名武官出现在了殿门,气喘吁吁的同时不忘作揖:</br>“臣右军都督府都督同知吴忠有急报请奏陛下!”</br>“进来启奏!”朱棣听到是右军都督府便升出了不好预感,示意让吴忠进殿汇报。</br>吴忠闻言也躬身回礼,随后走入武英殿内将急报递出,一直站在角落没有开口的王彦上前接过急报,不假思索的送到了朱棣面前。</br>在朱棣打开急报的同时,吴忠这才开口道:“平台罗苗普亮叛乱,琼州府崖州遭遇倭寇入侵并击退。”</br>改土归流的话题还没结束,便爆发了罗苗叛乱的事情,这让朱高煦与朱棣面面相觑。</br>不过在看完急报后,朱棣倒是没有着急,而是开口说道:“既然曹国公已经领兵征讨罗苗,那右军都督府只要关注战事便是,至于崖州出现倭寇的事情也不用担心,让两广及福建沿海备倭卫所戒备,待来年郑和下南洋再清剿。”</br>“臣领谕……”吴忠应下,随后便在朱棣的示意下离开了武英殿。</br>待他离开后,朱棣便看向朱高煦:“下南洋的船队准备的如何了?”</br>见朱棣询问这件事,朱高煦也在呼吸间思虑后给出答案:</br>“原定宝船四十艘,三千料战船一百艘,马船一百艘,如今看来恐怕需要增加了。”</br>“再调五十万贯,同时再募兵海军一万五千人,再兴三千料战船五十艘,五千料宝船十艘,马船一百艘。”</br>“如此一来,海军七卫三万五千人的编制便满额了。”</br>朱高煦说罢,同时也给出了日后大明海军的具体实力情况。</br>算上留在鲸海的宝船、战船和马船,大明海军合计三万五千人,宝船六十艘,战船一百七十艘,马船二百四十艘,合计四百八十艘作战后勤船只。</br>这个规模,比前世郑和下西洋的规模大了一倍,但却也是应该的。</br>毕竟郑和下西洋的舰队只在各地官厂保留了一定数量的守军和船只,但朱高煦要在鲸海、东洋和南洋、西洋分别布置七个常驻海军卫所来保障大明的海外利益。</br>“这事情你看着办吧。”</br>朱棣闻言起身,看样子是不准备与朱高煦继续聊其它的了,毕竟二人政务都很忙。</br>他们父子可没有老朱那种精力,更何况现在大明的工作量比老朱那个时候提升了不少,就算老朱复活都得每天干满九个时辰,更别提他们父子二人了。</br>哪怕是均分,每个人也得干四个半时辰,所以除了部分奏疏比较少的日子外,他们的个人时间还是很少的。</br>朱棣虽然总往大教场和国防大学跑,但路途中还是得理政。</br>那重复的生活让他觉得枯燥,可他一想到自己的上位经过,便只能硬着头皮继续下去,以此证明自己比朱允炆要好上千万倍。</br>“儿臣告退……”</br>朱高煦作揖离去,朱棣也往偏殿走了去。</br>不多时,朱高煦便乘坐金辂返回了东宫,不过他刚刚下车,就见到了一脸喜色的亦失哈在殿门等着他。</br>“殿下!”</br>“怎么那么高兴?”</br>亦失哈高兴的上前来,朱高煦还好奇询问,却不想亦失哈下一句话便让他愣住了。</br>“太子妃害喜了!”</br>亦失哈满脸激动,不知道的还以为是他媳妇怀孕了。</br>“害喜?”朱高煦愣了下,片刻后才反应过来这是怀孕了。</br>“有这么容易?”</br>朱高煦没想到自己辛勤了两个月就收获了成果,脑中也是空白一片。</br>前世他快三十还在做快乐单身狗,看着身边的同事结婚几年都不一定能怀上孩子,搞得他以为生孩子还是比较困难的。</br>现在看来,也不是很难嘛。</br>“走,前寝宫!”</br>朱高煦反应过来后,便也高兴的带着亦失哈往前寝宫走。</br>两人几乎是一路小跑过去的,不知道的还以为发生了什么国家大事。</br>跑到前寝宫时,郭琰居然还在坐着弹古筝,这让朱高煦连忙走进殿内。</br>“殿下千岁……”</br>女官们作揖,朱高煦则是好奇询问:“不是害喜了?怎么又弹上古筝了?”</br>朱高煦记得前世害喜的女同事可不好受,因此有些担心郭琰。</br>“害喜过后倒没什么难受的,就是害喜的时候有些难受。”</br>郭琰笑的明媚,眼睛弯弯如月牙般。</br>朱高煦坐到一旁,伸出手摸在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