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兄友弟恭(2 / 5)
河、东宁等地方也修建起了城池,三十余万百姓迁移当地,并且已经开辟出了十余万亩耕地。</br>在南下前,郭琰就知道朱高煦会询问渤海和辽东的情况,因此她提前记下了这些,给朱高煦交代着。</br>一年的战事,辽东从战前的四十余万人口,激增到了眼下的一百二十余万人口,并且还在随着山东移民抵达而不断增多。</br>当地的耕地从起先的二百余万亩,增加到了如今的四百二十六万余亩,全辽开塘堰二千九百八十七处,河道三百九十二处,陂渠堤岸三千一百四十八处,水渠七百六十余里……</br>这些水利建设,致使全辽近二百万亩耕地得到浇灌,不再遭遇海水倒灌的事情。</br>可以预见的是,最少这二百万亩耕地的亩产会得到提高,至于剩下新开垦的二百多万亩耕地,则是还需要时间来完善水利和农业。</br>“四百二十六万亩耕地,只要能产出六斗实粮,那就能满足全辽一百二十余万百姓三个半月的口粮。”</br>郭琰说完这最后一句话,可以明显感受到朱高煦的兴趣加重。</br>“亦失哈和孙铖干得不错。”</br>面对全辽开发第一年的结果,朱高煦表现得十分满意。</br>他现在急于面见亦失哈,可徐氏毕竟在前面的大辂中,他还得去乾清宫吃一顿家宴,然后才能返回东宫。</br>想到这里,他强压内心的强烈,熬到了车舆进入宫城,将他们送抵了乾清宫门口。</br>扶着郭琰下车,很快朱高煦就看到了已经下车的朱高炽和张氏,以及孤身一人的朱高燧,还有扶着徐氏下车,生怕徐氏磕到碰到的朱棣。</br>“老二这么高大啊?都和庙里的金刚菩萨差不多了。”</br>张氏是第一次瞧见朱高煦,因此不免为他的外表所吃惊。</br>“要不我说老二杀我和杀小鸡仔一样呢。”</br>朱高炽虽然已经慌得不行,但还是故作镇定,和张氏开着玩笑。</br>“高煦,你过来一下。”</br>徐氏的声音响起,朱高煦闻言也带着郭琰上前,对徐氏作揖。</br>徐氏作为徐达长女,自幼被徐达夫妇悉心教养,不但饱读诗书,更能参与军事,披甲守城。</br>由于才学出众,因此在淮西之中又被称为“女诸生”,可见其本事。</br>单论相貌,徐氏不算特别出众,但也是面白柳眉长目的清秀端庄。</br>“都长这么高了。”</br>眼看朱高煦走到面前,徐氏走上前去摸了摸朱高煦的肩膀,心里有些遗憾自己错过了朱高煦生长的那么多年。</br>“南下打仗,身上有负伤吗?”</br>徐氏脸上尽是担忧,朱高煦见状也只能勉强挤出笑容:“娘你担心了,我毕竟是三军统帅,指挥数万兵马,怎么可能亲自上阵杀敌,又怎么会受伤?”</br>“那不一定……”徐氏轻摇头,顺带瞥了一眼旁边尬笑的朱棣。</br>显然,朱棣没少干这种事情,不然也不会尴尬陪笑。</br>“我路上与琰儿聊了许多,已经算是相熟了,倒是对伱几年不见,心里想念的紧。”</br>“今日吃家宴,你与我好好说说那些信里说不完的东西。”</br>徐氏是真的很想知道发生在朱高煦身上的事情,因为她可以感受到朱高煦与走出北平时的不同。</br>可相对于徐氏,朱高煦却很不想交谈以前的事情。</br>“那娘亲得快点,东宫那边还有许多事情呢。”</br>朱高煦笑着回应,然后跟着徐氏走向乾清宫里。</br>她对这里很熟悉,但这也不奇怪,毕竟她很小就被马皇后看重,养在了身边,不然徐达的这颗白菜也不会被朱棣给拱了。</br>徐氏对于内廷,甚至比吕氏了解的还要多。</br>“吕氏和那小孩子,你是如何安排的?”</br>刚刚走入乾清宫内,这才坐下,徐氏便询问起了朱棣。</br>朱棣听后,连忙开口道:“俺将她的太后名号去除了,眼下复称她懿文太子妃,安排她与文奎那小儿居住大哥的陵寝旁。”</br>“允熥他们三个呢?”徐氏皱眉询问,朱棣闻言却面色不太好看道:“废为庶人,圈禁凤阳了。”</br>“还是留一条性命吧。”徐氏叹了一口气:“反正你与高煦在位,他们是闹不起来的。”</br>此时此刻,没人说徐氏说的不对,毕竟如果朱棣真的把朱标一脉弄得绝嗣,那将来史书恐怕要大书特书。</br>反正现在局势稳固,而且朱高煦年纪比朱允熥还要小,他们完全没有必要担心。</br>既然如此,倒不如留他们一命,老老实实圈禁凤阳就好了。</br>“对了。”徐氏看向了朱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