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人人自危(2 / 5)
t;手里握着几百亩耕地,却理直气壮的用中户乃至下户的身份来缴纳税粮。</br>原本他们应该交上百石,可改为中户和下户后,再利用官身和功名的福利蠲免一部分,到最后只需要交二十几石税粮。</br>改个纳税身份的事情,就让他们少交了七八十石赋税。</br>朱高煦算是看清楚了,他根本不用抓住天下人和天下官员,他只需要抓住江东六府、浙北四府和江西的南昌、吉安二府就足够。</br>抓住这十二个府,就等同抓住了三成官员的根子。</br>“庙堂上近来还有不满之言吗?”</br>朱高煦靠在椅子上,端起茶杯抿了一口。</br>胡纶闻言点头:“自然是有一些的,不过都是对税务司的。”</br>他说着,同时看了一眼金察,心里不免对金察不怕事而佩服。</br>不过他也明白,只要自家殿下还在,金察就不会出什么事。</br>“把他们的注意暂时转到税务司,别耽搁东北的开发。”</br>朱高煦放下茶杯,交代的同时,胡纶也为金察感到了压力。</br>还好税务司的清查是针对江东六府,不然恐怕整个江南的压力都得金察来担了。</br>他一个小小的六品官员,能担下什么?</br>胡纶思绪还没放下,便听到脚步声从外走来。</br>待他回头,便见郑和脸色严峻的走来,并朝着朱高煦作揖:</br>“殿下,陛下请您去一趟武英殿。”</br>“准备金辂。”朱高煦站起身来,看样子早就知道自己会被朱棣请去。</br>“继续做你们的事情,不用管旁人,渤海的底子还很足!”</br>路过二人时,朱高煦安抚了一下,随后便带着郑和走出春和殿。</br>乘坐金辂,朱高煦路过了文华殿,依稀可见殿内有不少当差的文臣往这边看来。</br>“殿下此举,倒是让庙堂之上群臣人人自危了。”</br>驾着车,郑和笑着开口,可朱高煦却轻嗤:“我父子打进京城的时候,他们就应该想到这点。”</br>“我自认给足了他们面子,但他们还想蹬鼻子上脸,那就得教训教训了。”</br>“治理天下,并不是非他们不可……”</br>朱高煦说罢,金辂也走过了文华殿前,穿过文楼、武楼,抵达了武英殿门口。</br>下车步行,不多时朱高煦就走进了武英殿内,并且见到了正在武英殿里坐着,效仿朱高煦挂地图行为,挂上了一幅比较‘抽象’的天下地图。</br>上面用朱笔圈了不少地方,看样子都是朱棣在意的地方。</br>“小子参拜父亲……”</br>入殿先行礼,而后抬头。</br>“你倒是心狠,俺找你就是想问问,你这次抄家所得多少?”</br>朱棣倒是开门见山,也不藏着掖着,或者说父子二人没必要藏着掖着。</br>如姚广孝所说一样,他们父子最好做什么事都开诚布公,但凡有一个藏私,那就会引起怀疑,进而当双方都下不来台。</br>“抄家文册尚未统计,毕竟眼下庙堂风气还未反应过来,若是反应过来,那也该结束了,自然可以统计了。”</br>朱高煦直起身子,在王彦端来椅子后坐下。</br>朱棣见状也抓抓胡子,随后开口道:“六府二州的马政已经按照你所说的裁撤,所有除了一开始下发的三万余匹民马,剩下的十二万余匹已经均分为二,分别送往了山东和北平、陕西等地行太仆寺。”</br>“本想问问你抄家所得多少,可眼下既然文册还未造册,那就先说说别的事情。”</br>朱棣摩拳擦掌,目光炯炯有神,这让朱高煦有了不好的预感。</br>“你军中的火枪和火炮,你看看什么时候可以发给全军兵卒使用?”</br>朱棣打上了朱高煦手中火器的主意,不过朱高煦听后却并不惊讶,只是开口道:</br>“火器推广容易,可又有几个人会用火器打仗?”</br>“这个可以学嘛。”朱棣打定了心要火器。</br>“正因为要学,所以才得慢慢来。”朱高煦交代道:</br>“眼下,首先要满足辽东、大宁、渤海等三都司十万兵马的火器装备,然后派各地武官轮换前往吉林学习。”</br>“吉林的卫学,我准备迁移到南京来,开办国防大学,大学可容纳的学子依旧是三千人。”</br>“日后但凡武官子弟世袭父职,都要入国防大学就读五年,并且考试及格才行。”</br>“国防大学?”朱棣愣了愣,朱高煦听后也讲解道:</br>“我准备请泾国公、武定侯、崇明侯、平江侯……等人进入国防大学担任讲习,此外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