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两线作战(1 / 4)

加入书签

“驾!驾!”</br>华北平原东南端,当背负军情的塘骑沿着官道向前追赶,约是奔走一个时辰左右后,这塘骑总算看到了前方那乌压压的队伍。</br>“八百里加急!八百里加急!!”</br>那塘骑叫嚷着向前冲刺,马匹驮着他不断冲锋。</br>他沿着官道角落向前进军,五丈宽阔的官道,只有三尺宽的道路供他前进。</br>许多兵卒自觉让开,他也得以向前奔驰了数里,随后在中军位置被拦下。</br>“八百里加急,请呈给曹国公。”</br>那塘骑将背上背负的情报递给了拦住他的千户官。</br>见状,那千户官上了一匹普通的挽马,乘骑着向前方中军将领队伍中赶去。</br>不多时,千户官呈上了那份加急,乘骑马背上,仅穿着胸甲的李景隆接过打开,眉头紧皱着抬起了手:“停止进军。”</br>“哔哔——”</br>长长的哨声响起,不断有千户官跟随吹动,将哨声传遍这支延绵十数里的队伍。</br>许多兵卒经过大半年的训练,已经知道了这代表什么,因此十一万大军分别在听到哨声后停止进军。</br>这样的举动,自然让负责掩护全军两翼的将领所注意,他们留下一人继续带队,自己则是骑马返回了中军本阵。</br>他们先后到达,目光都注视着李景隆,等待他的开口。</br>直到平安、俞通渊等人先后抵达,李景隆才打马走出队伍,显然这份加急分量不轻。</br>诸将跟随打马而出,走到乡道之上后,李景隆才开口道:</br>“燕庶人用疑兵疑惑了徐凯,沧州驰援东安县的陈晖、滕聚二将阵没杨清水驿,数千甘凉铁骑悉数被俘。”</br>李景隆的话一经说出,诸将纷纷心里一紧。</br>那可是甘凉精骑啊,大明为数不多的精骑之一,哪怕燕府与渤海未反叛前,大明全国骑兵也不过只有五万之数。</br>渤海与燕府反叛后,朝廷可调动骑兵数量也不过四万。</br>前番松潘精骑具被俘、被杀就已经折损近四分之一,此次又折损三分之一。</br>可以说,三十万南军之中,只剩下俞通渊和平安的这支在京听操精骑了。</br>剩下的上万精骑,不是在西川和云南跟随平叛,就是在甘凉、陕西一带备边,即便想要聚集,也十分困难。</br>北边的二十万兵马没了骑兵,那粮道就很容易被朱棣切断。</br>“事情难办了……”</br>一时间,诸将脑中都是这句话,本来让他们对付朱高煦就十分棘手,现在又掺和进了朱棣。</br>旁人如果只觉得棘手,那李景隆则是觉得自己颇有几分进退维谷的感觉。</br>眼下二十万南军,分别由吴高、徐凯、吴杰三人率领。</br>吴高那边李景隆不担心,尽管吴高没有将兵十万的能力,但依托太行山,吴高绝对能死守涿州城。</br>倒是徐凯和吴杰那边,这两人能力虽有,但要他们各自节制几万大军去对付朱棣,还是有些为难他们了。</br>“三百里加急!”</br>此刻,不等诸将多想,塘骑的加急声再次响起,好在这次声音是往东边传来的。</br>在李景隆的示意下,那份加急的情报很快送到了他手中。</br>简单阅览过后,李景隆脸上居然出现了几分愠怒,但很快被他压了下去。</br>“国公,东边如何了?”</br>俞通渊身为老将,率先询问。</br>面对询问,李景隆也淡然道:“渤海贼军兵分四路,分别包围青州府治所的益都,又分别攻取临朐、安丘、诸城等地,俨然有一举拿下青州之态势。”</br>“攻取临朐三县的兵马数量都在万人左右,登州那边也有间客禀告渤海兵马有万人在当地等待马匹,算下来就是四万。”</br>“结合益都的消息,朱高煦包围益都的兵马数量应该在六千到九千人左右,其中起码有五千是骑兵。”</br>李景隆大致判断的朱高煦包围青州府治益都城的兵力,不过他的判断显然是无用功,因为不等他话音落下,一封又一封的加急从青州府送往了他的手中。</br>渤海分兵三千夺取广陵镇,复逼近寿光县。</br>此外,朱高煦眼见拿不下益都,居然调转方向,渡过北阳水,往西北进军。</br>“西北,那不就是我们这边吗?”</br>平安忽的开口,旋即请命:“国公,末将愿意出骑兵去击溃渤海庶人。”</br>“末将也愿前往。”俞通渊跟上作揖,站在他身后的次子俞靖闻言也作揖。</br>三人身子高大,又乘骑朱元璋、朱允炆所赐的大食马,勇力不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