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大家彼此(2 / 3)

加入书签

不但保不住你的据开,连生死都掌握在他人年在你不如多用钱财贿贻犁以叫宗楚客。让他劝皇帝让你留在西域小同时调集安西都护府与吐蕃兵攻娑葛,再请朝廷册封阿史那献为十姓可汗,这样你不失其部落,又得报仇,比于入朝,岂同日可语。”

周以懵之所以这样说。也有他的小算盘。那就是让他们自己继续攻打下去,这样也就削弱了突骑施的力量。但这想法却是严重的错误。忠节就听了周以悦的计策。

老郭听说此事,急了,立即上疏说:“往年吐蕃多次兴兵入侵。图的就是突厥十姓与安西四镇。最近几年罢兵。请求和亲,不是因为吐蕃真心向往中国礼义教化,只是因为他们吐蕃国家多难,人口与牲畜染上了瘟瘦,担心大唐乘他们势窘时大举进攻。为了喘息,才有和亲之事

疏秦到了京城时。正是王画与贫达延发生冲突的时候。

在这一点上,英雄所见略同。老郭与王画意思差不多。只是老郭说得更激进。其实和亲也未必是假。象唐朝那样嫁公主,为什么不和亲,不和亲才是傻子。象金城出嫁一次,吐蕃得到了多少礼物?特别是那些能工巧匠,对开化吐蕃起到多少作用?没有这些技术与文化的流传。吐蕃能这么迅速地强大。然后反过来攻打唐朝,掳掠了五十万百姓。将老的小的砍死,或者逼他们跳悬崖,然后剩下中年人做奴隶吗?

所以和亲好啊。

吐蕃为什么不和亲呢?

老郭又说:“现在公主已经下嫁,吐蕃得到了大义,国内开始安定。现在忠节不为国家着想。只想做吐蕃的向导。一旦吐蕃得志,必然会控制忠节。以前吐蕃无恩于大唐时。尚要索取四镇之地。如果帮助唐朝攻破娑葛有功,请求朝廷割让于阅疏勒二镇,朝廷到时候用什么理由拒绝吐蕃?而且由于默啜侵凌,唐朝安西四镇兵马疲惫,如果相助忠节,不求吐蕃,又有什么兵力出兵突骑施?此外,吐蕃治下各个蛮部与婆罗门印度一部分国家正不服从赞普号令,如果吐蕃又照此类推。借唐兵前往征讨,朝廷又能用什么借口拒绝他们的要求?所以自古以来聪明帝王都不愿接受夷秋恩惠,就是担心他们以后提出永无休止的要求。酿成大患。再说,阙啜忠节请出阿史那献来,还不就是因为阿史那献是可汗的子孙,想靠他来招抚十姓吗!阿史那献的父亲阿史那元庆、叔父阿史那仆罗、哥哥阿史那子及阿史那料瑟罗、阿史那怀道等人也全都是可汗的子孙。过去大唐朝廷以及吐蕃赞普曾将他们一个个地册封为可,都想用他们来招抚十姓,但均未能达到目的,这些人在位不久便纷纷破族灭家。为什么呢?因为这些人都不具备超出常人的才能,恩德与威名也不足以影响部众,所以虽然他们都是可汗的嫡系子孙,各个部落还是不肯亲近依附他们,何况阿史那献与可汗的血缘关系比他的父兄还要疏远一些呢?倘若阙啜忠节自己的兵力就足以使西突厥十姓部落归附的话,那么他就没有必要请求可汗的子孙阿史那献出来作可汗了。而且一旦交战”必然从各部征兵,各部不胜骚扰之下,有可能与娑葛会合。这样内部不宁,外有突厥伺机入侵形势,安西四镇自此无宁日矣

老郭这篇深有远见的奏折,在历史上十分地有名气。

当然因为王画出现,略有不同,其中一个重要的角色,郭虔灌压制在都南,没有出现。

但老郭说了这么多道理,宗楚客依然不从,建议冯嘉宾持节安抚忠节,侍御史昌守素处置四镇,将军牛师奖为安西副都护,发甘州凉州以西兵,兼带吐蕃兵,以讨娑葛。

当时娑葛派来向朝廷贡献马匹的使者娑腊还在京师,只说此事立即马不停蹄回来禀报娑葛。娑葛于是派遣五千骑兵出安西,五千骑兵出拨换,五千骑兵出焉者,五千骑兵出疏勒。正好忠节在计舒河河口迎接冯嘉宾,娑葛派兵袭击了他们,生擒阙啜忠节,杀死了冯嘉宾,又在僻城捉住了吕守素,并把他绑在驿站的廊柱上一刀一刀地剐死。

这时候老郭也到了疏勒镇,并且在河口扎下栅垒。听说后,看到敌人势大,不敢出营抗击。当王画听说这华消息后。他感到好笑。以老郭的能力与胆量,绝不会是贪生怕死的人。这也是气愤朝廷不听他的建议,玩了一个心眼。

大家彼此彼此。

不过老郭如果真有这份变通,对他似乎是一个好消息。王画还真怕老郭是一个认死理的人,如果是认死理的人,还真有点不好玩。

就在王画往回赶的时候,牛师奖与娑葛在火烧城交战了。这一战让牛师奖全军覆没,娑葛乘机攻陷龟慈,切断四镇间的联系。然后派使者进京,向李显讨要宗楚客的人头。宗楚客又让周以梯取代郭元振统领安西各路人马,召郭元振入朝。册立阿史那献为十姓可汗。以焉者布置军队讨伐娑葛。

但这时候娑葛头脑还是很清醒的,而且听说王画出使吐蕃,不知道为什么在沙州出现了。人的影儿,村的名儿,写信给老郭:”本来我与大唐朝廷之间没有任何矛盾,我的仇敌只有阙啜忠节一个人。但兵部尚书宗楚客接受了阙啜忠节的重金贿略,就毫无道理地想发兵攻破我的部落,并且御史中承冯嘉宾和安西都护府副都护牛师奖将军相继领命而来,我又岂祜二芹毙!另外我又听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