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4章 463“算计家”(3 / 3)
家人,都得受牵连。
这么做不仅仅是为自己,更是为家人。
至于肚子,就先饿着吧,饿着饿着就习惯了。
总不能家人挨饿受罪体验生活疾苦,自己吃香的喝辣的吧?
再说背着家人单独吃独食,会有一种负罪感,唐植桐做不出这样的事来。
唐植桐对以后的生活是有规划的,等个把月以后去一趟安东,每个月每人补贴斤玉米面,这定量不就上来了吗?
到时候大家长了记性,有粮食的事不让孩子们知道,悄悄稍微吃多一点,肯定也不会有人往外说。
第二天,1959年11月25日,星期二,晴。
一早,唐植桐将一张纸贴在了正房的墙上。
上面写着每个人的定量,清晰的标明了每人、每天、每顿能吃的干粮重量,从今儿起,就按这个定量来。
“妈,以后晚上多炖点白菜,松子也每人多分一把。我再有个把月就去安东,一定带回东西来,咱家能饿着,但不能饿坏身体。”临出门前,唐植桐偷偷地交代张桂芳道。
张桂芳点点头,谁又想饿坏身体呢?
“大伯拿来的那些干货,木耳、香肠啥的,您可以隔上个天掺在菜里点。但您要把握个度,不能饿着,但也不能吃饱。”唐植桐想了想,又加了一句。
“我晓得,你别操心了。咱家虽然吃的没有饱,但总比附近的邻居强。伱大伯那些干货等些日子再吃,保不准以后的日子更难。”张桂芳拒绝了儿子的建议。
“成,那您做主吧。”唐植桐看张桂芳拎得清,也就不再多言。
张桂芳这辈及年龄再长的人,最少也是经历过民国、两次抗战的人,见惯了民不聊生、生灵涂炭的日子,再对比当下,可能会认为还是现在的日子更好一点。
这兴许就是这几年之间,没有出李自成的原因之一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