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望江南(2 / 3)
将此人捉拿归案并不为过……
“若此人身死之前不能将其捉拿归案,那社稷江山才会永无宁日,会有许多各怀鬼胎之人拉起梅虫儿这张虎皮去做大旗,到时候局面才会更加难以控制。”
“原来如此……”萧宇喃喃道。
“关于昨晚的事情,咱家还知道一些内幕,小王爷是否有兴趣?”
“周公说来听听。”
“为何昨晚紧急收网?小王爷可知?”
“愿听其详。”
周内官嘴角闪过一抹神秘的笑,“昨晚机会千载难逢,要知除了梅虫儿以外,还有另外几条大鱼。”
“什么大鱼?”
周内官没有回答,而是继续说道:“陛下的本意是想趁他们聚会的时候,将他们一网打尽,结果还是人算不如天算,让他们给跑了,皇帝今早震怒,已经杀了三个签帅。”
萧宇眼睛眯了眯,他突然想起了戴僧权,那老匹夫不是扬言要到御前告自己吗?不知道掉脑袋的三个签帅里是否就有他一个。
“据被抓到的贼人供认,梅虫儿应该是约见来三个大人物会面,结果昨晚只来了两个,但那两个人的身份可也不一般啊!”
“身份不一般,那会是谁?”
“只可惜被抓到的贼人都是些小鱼小虾,所得情报有限,据说有一位是叛逃到北魏的前朝皇子。”
“萧宝寅?”萧宇张口答道,却见周内官正眯着眼冲着自己在笑,他急忙问道,“那另一个呢?”
“这个……要推测起来就有些困难了。”周内官笑了笑,“世子也可以猜猜看,他也是一位王爷,身高七尺,体形肥硕……”
萧宇心里一咯噔,他首先想到的是他的父王,但他的父王萧子潜一直都被幽禁在建康宫,被人严密看管,他不可能出宫与什么梅虫儿私会的。
“嘿嘿……想多了不是?”周内官一脸嘲讽,“小王爷,大齐疆界之内,就藩的藩王算起来共有十一人,这十一个王爷中有一两个心怀叵测的,那也是在情理之中了。这件事也好查,今天一早,陛下已经八百里加急,派典签查看各王就藩情况了。”
“周公的意思是……看哪位藩王没有在自己的封地上!”
周公呵呵笑道:“小王爷真是聪慧,咱家真是想不明白就半年时间,小王爷已经让咱家刮目相看了,哈哈……”
两人说着便一起走过了一道厚重幽长的门楼,前方的空地上,一辆马车正在那里等候。
周内官只将萧宇送到太阳门外,便转身离开了。
眼前的马车是江夏王府的,车夫老郭身着蓑衣坐下驾驶位置,看他一脸的疲态,似乎也是整夜都没入睡。
见到自家小王爷从高大宫门下走了出来,浑身上下没少一个部件,他便如释重负,赶忙跳下马车,迎了过来。
在宫门对面高大宫墙下避雨的几个王府护院见自家小主人出现,也都慌忙迎了过去。
“小王爷,您可出来了!可把小人们给担心坏了!”老郭满脸感慨,“小王爷去哪里儿?还是咱们回府?”
萧宇深吸了一口气,看看围在自己身旁的众人,“走,回府!”
……
长江南岸,采石矶。
经过了一夜的逃亡,萧宝寅已经是疲惫不堪,他坐在江畔芦苇荡中的一块伸出水面的大石头上费劲地喘着粗气。
书童侍立在他的身后,轻轻为他揉着后背。
此时的他狼狈至极,头上的发髻已经松散,黑色绸布袍服上沾满了污泥,一副落魄读书人的模样。
他惊魂未定,附近稍有风吹草动,他便警觉地伸直脑袋往外望去。
“王爷,咱们不等了,王福看样子是回不来了,咱们早些找渡船过江才是。”书童一脸凄然,劝说道。
萧宝寅沉默了片刻,默默点点头,喃喃道,“真是好险……”
“那些南朝的杀手确实厉害,那位张翁派来保护咱们的高手都不是他们的对手,一个个都被他们给杀。”
“不对,本王说的不是那些典签的人。”萧宝寅沉默了一会儿,“本王说的是那梅虫儿。”
“梅虫儿就是那张翁?”
萧宝寅点点头,“本王不怕那些典签,本王就怕自己落到那梅虫儿的手中,哼哼,说白了还是本王不好,本王太贪心,才会落到别人精心设计的陷阱之中。至于那些典签,不过是老天眷佑,派来搅局的人吧!”
书童挠挠头,一脸困惑,“小子不懂了。”
“本王是过于高估自己了,通过昨晚的会面,本王就觉察出了些什么,本王在那梅虫儿眼里也没那么重要,只是他布局中的一枚棋子罢了。不只是本王,萧遥光那个蠢货估计也是,他到底要干什么,恐怕只有他自己知道。本王不是傀儡,也不会让人随意拿捏的。”
说完这些,萧宝寅艰难地站起了身,往身后看了看,怅然道:“今日就对不起王福兄弟了,回到长安,本王为他供养老母,咱们往西边走走,兴许能找到搜渡船。
“处!”
主仆两人相互搀扶沿着江岸一路向南前行。
不知走了多远,身旁的芦苇丛中似乎又有窸窸窣窣的声音出现,萧宝寅猛然停住了脚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