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项目启动(1 / 2)

加入书签

恢复正常的郑晚晚让人放心多了。

陆长歌也不用一直看着她。

之后的春节假期好像才更有那股子味道,在郑家好好玩了玩。

2月26日是元宵节,陆长歌回到江州已经好多天,这天听陆爸说郑晚晚竟然到北京去了。

私自出远门,把老郑气得直跳脚。

干妈还打了个莫名其妙的电话,哭哭啼啼的说晚晚一个人在北京可怎么办啊……

陆长歌直接无语,我靠,她要是都不知道怎么办,那那些睡地下室的是不是自行了断算了?

没办法,他这边安慰了干妈,那边又打电话询问郑晚晚的近况,然后再给干妈说您闺女好的很。

能不好嘛?到那儿直接租了个高级公寓,风吹不着雨淋不着的。

不过她去北京的想法陆长歌倒能理解,这年头全中国能养得起搞创作的人的就这么一个城市。

干妈说长歌你最懂事,有空去看看晚晚,她一个人在那个城市不容易,肯定会很可怜。

可怜?一百多斤的要什么可怜?

郑夫人多少表现的有些叫人哭笑不得,但也不知道是哪个时刻,也没有任何契机,陆长歌就是忽然想到了那位陌生的、去世的母亲。

如果她也在世……或许也会是个像郑夫人一样充满爱意的母亲。

想来的确是叫人觉得惋惜。

另外一边,春节一过,沈于渊就超级忙碌了起来,设计方案在年前已经有了初稿,更幸运的是园亭的设想并不需要方案大改,因而这部分工作倒是问题不大。

但拆迁、工程招标,一样一样事情简直要了命了。

话说决策层明确了拿地的思路后,宜购集团迅速的敲定了江州市紧邻核心LC区外的长业区的一块宝地。

附近不像LC区那么的车多人多,只是有几座正在开发的住宅区,有的住人,有的还没有,除此外还有座带着湖的主题公园,政府的规划是要在主题公园边上再建一个生活广场和一座剧院。

在政策层面,肯定是要开发这一块儿,有陆知远在就避免了和政府的思路背道而行,只不过能不能开发成功,那就没人知道了。

毕竟这也不是100%的。

BHX区那么高的层级又能如何?

国家最初划定的特区那么多,又有几个起来的?

政策到位不代表立马就繁荣,不然的话领导当得也太容易了。

实际上,后来很多城市都去建各种新城,也没有说就一飞冲天了。

所以郑健说赌一下,就是赌长业区的这一块儿以后会是个LC区外的人气地段之一。

不过陆长歌还是很有信心的,因为大批大批进城的年轻人,他们不一定喜欢在这里买衣服购物,因为穷。但还是会比较喜欢在这里吃饭、唱歌的。

这种商业体,成功的另外一个关键就是招商。

成功招商的关键一招,就是要有能吸引客流的旗舰店。

只有这样才能让观望的商家们看到这里的确是很有人气的。

只要注入动力让这个循环转起来,后面不作死的话,租金收入就相当于印钞机。

关于这一点,郑健是考虑的明白的,所以他选在江州,还硬把陆知远拉进来,因为超市就是吸引人流的基础。

你可以不下馆子,不K歌,不看电影,但你不能不去超市采购基本的生活用品。

商业体内高大上的环境叫人无法拒绝,周边的居民自然是更倾向于来这里,而非去那种瘪仄的小超市。

3月初时,陆长歌接到信息,郑健会在5月份时来到江州,和陆知远一起出席市政府的动员仪式

——市政府准备在五一劳动节,召开一个2006年重大项目集中开工动员会,动力广场就是诸多项目之一。

这样一来,时间忽然就紧俏起来了。

因为争取进了这个集中开工的名单是咱自己争取的,进去之后跑各项手续会很容易,毕竟是市政府宣布的。

但与此同时,宣布你开工,你就真的得开工,好歹放台挖掘机都行。不然领导话都说出去了,你一点儿动静没有,你眼里还有没有领导?

总之这个春天是欣欣向荣的。

……

……

陆长歌陪沈于渊检查过一次现场,地面上的障碍物基本已经被清除,工程招标也不是问题, 2006年,外地务工人员非常多,而且也没什么用工荒。

两人穿着黑色球鞋硬踩这片泥土地。

这里的进展速度远远超过陆长歌的预期。

“好快啊。拆迁没有遇到问题吗?”

沈于渊说:“怎么可能没问题。有一对兄弟,三十多岁,哥哥在拆迁范围,弟弟隔了一条马路不在。我们和老大谈,他摆明了:不把老二的一起拆了他绝对不签字。”

陆长歌就知道会头疼的,“那怎么解决的?

“没解决,我解决个屁,直接拉设备进来先施工,我哪儿等得起他?”

主要是老二的房子在马路对面,宜购集团买的地仅以马路为限,所以拆了房子空出的地原来是谁的就还是谁的,相当于白送钱。

陆长歌想了想,“耗下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