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 高铁是怎样炼成的(2 / 2)

加入书签

K的结果?

谈判第三天,很少说话的樊先生没有出现在谈判桌上,他已经回国了,中方代表团剩下的人接着磋商法务、技术等细节,应辉便不再有机会与樊先生一起抽烟。应辉在会议间隙一个人抽烟时,想起神秘的樊先生,突然感觉到人海战术的一个好处来:人一多,关键时刻,突然冒出一个扭转局面的神秘人物的可能性就增加了。经过这么一场谈判和多次抽烟,应辉觉得这位樊先生有料,他能把高铁减震技术跟当年欧洲掠夺亚非拉人民扯上关系,并且对经济学和世界政治格局也颇有见解,可见政府官员的素质,已经不像自己以前想象的那么low了。

樊先生身衰志坚的形象,甚至让应辉不禁想起了保尔.柯察金,《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之主人公。

后来几天都不是关键时刻,也不再需要神秘人物出来力挽狂澜,就是大家一起做些草拟合同条款、制作备忘录之类的杂事。最后,所有的东西都签完了,却没有出现应辉想象中常规商务谈判最后应该有的互相拥抱,互致感谢,互赠礼品,你说“合作愉快”,我说“一起发财”的感人场面。大概穆勒虽然签了字,心情还是微微有点儿沉重。

但不管怎么样,事情办成了。

也正是参与了这次谈判,让应辉对中国的高铁建设计划发生了兴趣,应辉才从网上搜到的那些新闻里知道,原来铁道部在一年前,就有过气势恢弘的一波操作。

零四年初,中国国务院在《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提出“四纵四横”计划,立即使中国在计划里和书面上,成为世界最大高速铁路市场,引起西门子、阿尔斯通、庞巴迪和川崎重工这四家国际巨头的垂青和垂涎。铁道部的策略是“市场换技术”,四巨头面对的“四纵四横”,背后其实是中国的“四步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

铁道部要求投标企业必须与中国企业合作才有资格投标,而国内可供选择的企业只有北车长客和南车四方,四比二,铁道部营造出一种良好的“供过于求”的氛围,使两家中国企业在谈判中掌握了主动。第一次投标,西门子对自己的技术和方案非常自信,却出乎意料地败给了阿尔斯通,于是西门子股价大跌,高管辞职,谈判团队被集体炒了鱿鱼。而在铁道部第二次招标中,不愿放弃世界最大市场的西门子,把原型车报价从第一次投标的三点五亿人民币一列降到二点五亿,把技术转让费从三点九亿欧元降到八千万欧元,才终于打进中国市场,而中国企业也得到了西门子的技术转让。

铁道部在应辉以前的印象里,不是零四年纵横捭阖的四纵四横,而是九四年应辉亲手买到的那两张属于异次元空间或魔法世界的火车票。那两张票,让理论上有座位的应辉实际上在春运期间,在牵一发而动全车的拥挤车厢里,直立了六十个小时才从上海到了成都,证明人类做为世界上唯一直立行走的动物,在直立方面确实还有更大的潜力,也让应辉对那一次火车之旅永生难忘。

此时,应辉合上笔记本电脑,心想,没想到十年后的铁道部,果然进益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