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一章 第一届科学家大会上(3 / 3)

加入书签

她比在当时和丈夫一起研究做科研的时候,发出了更加灿烂夺目的光。

郎之万还是来了这次大会,上个月皮埃尔就来了德国,还带来了自己的学生,当然现在郎之万已经是大学教授做出了一些成果,自然是有资格参加会议的。

陆行舟也只能提醒皮埃尔,过马路一定要小心了。

不然小心头上戴绿帽子。

这次参加大会的还有几个人,陆行舟也很感兴趣,比如欧内斯特·卢瑟福。

可能有人不知道他是谁。

卢瑟福首先提出放射性半衰期的概念,证实放射性涉及从一种元素到另一种元素的嬗变。他又将放射性物质按照贯穿能力分类为α射线与β射线,并且证实前者就是氦离子。

最最牛逼的还是卢瑟福领导团队成功地证实在原子的中心有个原子核,创建了卢瑟福模型(行星模型)。

他最先成功地在氮与α粒子的核反应里将原子分裂,他又在同实验里发现了质子,并且为质子命名。

第104号元素为纪念他而命名为“??”

这可是用他的名字,命名其中一个元素呀!

另外,他还有一点让陆行舟非常佩服。

那就是他有个学生,那就是波尔。

这可是和爱因斯坦争锋的厉害人物。

现在爱因斯坦只能站在倒数第二个位置拍照。

但到了第五届索尔维会议,爱因斯坦就是当之无愧的C位人选。

爱因斯坦和波尔,最出名的就是他们的论战了。

爱因斯坦以“上帝不会掷骰子”的观点反对海森堡的不确定性原理,而玻尔反驳道,“爱因斯坦,不要告诉上帝怎么做。”

两位科学家,都是扛鼎人物啊。

特别是波尔,谈到量子力学就离不开他,而且他身上发生的事也是传奇。

可惜波尔现在太小,还是10岁的小屁孩。

这次波尔也来了,陆行舟是从爱因斯坦那里知道的消息。

因为波尔的父亲也很厉害,现在是哥本哈根大学生理学教授,将来还会两次获得诺奖提名。

这次波尔的父亲克里斯蒂安波尔也来了,他是被陆行舟发表的几篇医学论文吸引过来的,至于带上小屁孩波尔过来。

纯粹是因为家里有钱,不差钱,出来旅游来了。

要知道波尔的母亲是犹太商人家族。

曾经波尔小时候,老师布置作业,让学生们画自己家是什么样。

但画着画着波尔便举手报告老师,说:“我实在不记得家里围墙有多少根柱子了。”

当时波尔就住在非常大的别墅当中。

仔细研究国外科学家历史,就会发现其实最开始的科学家大多诞生在贵族,后来的科学家也几乎都是有钱人家庭。

就算是爱因斯坦家,那也是犹太商人家庭出身啊。

这次邀请的科学家就没有一个穷人,当然特斯拉这种为了研究花光了钱的不算。

另外要是拉马努金真的能来,那估计就是这次大会最穷的人了。

正在陆行舟查看邀请人员资料时,爱因斯坦兴冲冲地跑进来,喊道:“凯克,你很在意的拉马努金来啦!”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