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六章 钱,公私分明(1 / 4)
改革,是一件繁琐至极的事,但是改革的步骤,其实是有借鉴之法的。
甘奇改革的东西太多太多,以致于这些政策还需要一个过渡与试验,所谓试验,有一个东西叫做特区,这显然是可以借鉴的cāo)作方式。
特区要做的就是试验,任何政策,现在特区进行,失败的及时改正,成功的马上推广全国。
大宋有天然的特区,那就是京畿开封府,开封府这个地方很符合条件,有足够多的军队,有足够多的人口,开封府还是平原地带,农业发达,手工业与商业也发达,更重要的是这里就在朝廷的眼皮子底下,任何成功与失败,都一目了然。
改革不再一朝一夕,更不在拍着脑袋决定一切,只要开封府成功了,才算有了真正的施政经验,也可以更好的说服整个朝廷与皇帝。
甘奇的改革纲要里,第一件事就是裁撤军,东京军二十万左右,一年靡费无数,却又没有任何作用。保家卫国或者保卫首都?完全用不上,边军一旦真的一败涂地了,这东京军还没有见到敌人就已经吓得魂飞魄散了,靠这二十万军队保卫京城,那完全就是一厢愿。
裁撤,东京大裁军。
皇帝的圣旨下来了,中书门下的命令也下来了,接着枢密院的命令也就立马下达了。军政一把抓,还有一个支持甘奇的皇帝,在军事改革这件事上,明面上几乎没有任何阻力。
二十万东京军,裁撤到五万之数,士兵以十八岁到三十岁为主,其余人皆裁撤。军将以十八岁到四十五岁为主,其他的也全部裁撤。
士兵裁撤,每个人可得二十亩河土地,朝廷发放去西北的路费,朝廷也派遣官吏带队组织人员出发,还发放五贯钱作为在河的耕种费用。朝廷还免费发放耕的种子,提供耕的工具出租。到得西北,西北各州府还会鼎力提供各种支持,比如口粮。
开荒这种事,第一年是很艰苦的,第二年就会稳定下来,第三年就会让这些人富裕起来。关键是第一年,如今甘奇当家,朝廷的事几乎就成了他这个宰相自己的事。
钱,朝廷来出,其实就是军费,东京裁撤十五万大军,不仅是粮饷不必再发了,也不必再发什么军械打造维护之类的款项。只需要发路费以及五贯前即可,土地这玩意是不要钱的。甚至他们去了西北,若是还愿意当兵,自己去抢也行。
甘奇还要命令泉州那边打造锄犁等物,至少十几万,从海路运到北方,在运到西北去出租,出租也可以先免费用,两三年后再给钱。种愕在西北,会替甘奇安排好这些事。
支撑十几万个家庭的口粮才是重中之重,这才是甘奇比较着急的事,还好口粮可以分批运送,只要让这十几万个家庭不断粮即可。
其实也不一定有十几万个家庭,因为并非一个军汉就是一个家庭,有许多家庭两代、三代都是军汉。这些事枢密院也要核算,数据还没有拿到,但是甘奇大概估算下来,有七八万个家庭,四十万左右的人口要迁徙。
至于那些不愿意背井离乡的军汉家庭,甘奇也不会使用什么强制的手段,不远离开东京的,一个人发十贯的遣散费,尽皆卸甲,自谋生路。
但是还得用一些手段来动员这些人迁徙。
这种手段对于甘奇来说很简单,不外乎宣传。
《河之地,黄河环绕,土地肥沃,沃野千里,二十亩地,可保子孙万代富庶。》
《军汉浴血,鏖战多年,终于扫平河之党项,得地数百里,新皇登基,皇恩浩dàng),免费发放军汉耕种,世世代代传承,泽被苍生,天子圣明。》
《河沃土,一亩顶十亩!》
诸如此类的白话文章,京华时报刊登好几篇,许多还是甘奇亲自cāo)刀执笔,还派人到军营之中讲读,甚至还画上了简易的地图,让所有人都知道河到底是怎么一个河。
有时候需要说一点谎言,带着善意,甘奇把河夸得比苏杭江南还要好,用上了许多极具煽动的语言来形容,多少有点连哄带骗的意思。开荒屯田,从来都是艰苦的事。
但是这谎言也是善意的,每个军汉得二十亩地,这二十亩地一旦开荒完成,那小子真比在汴梁好上十倍不止,虽然过程会很艰辛,但是成功之后,这些军汉家庭往后想要养一个脱产的读书儿子也不难。
煽动忽悠,连哄带骗,自然是有效果的,也主要是甘相公的人品做了保证,如今甘相公在军中的号召力极强,甘相公这么说了,相信的人自然多不胜数。
裁撤军队,本是一件坏事,军营之中反倒到处喜笑颜开。中国人,世世代代,就喜欢土地。
甘奇边的几百军汉,皆派到军中去现说法了。每每有人来现说法,校场之上总是围得水泄不通。
“甘相公这回可真是大方得紧,几百里地呢,那地方,当真好,某家可是亲自出过铁门关劫掠的,河那个地方,北边是黄河,东边是黄河,西边也是黄河,南边还有许多河流,就这么把这块地包裹其中,只要开了渠,那就了不得了,胜过中原,堪比江南,党项人用来长草放牧,实乃暴殄天物。”
“你当真去过那里?”
“可不是?某家不是在那里立功了,岂能随相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