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晋江首发(2 / 3)
一段时间,时倦也没急。
在机场旁边的旅馆住了一晚,第二天雨过天晴,台风已经绕去了东海岸往南边走了,这才让司南重新订机票。
H省位于华国东部中央,算不上北方,离江南水乡也有一段距离。
袁安选择这里的理由主要是,H省有很多古建筑。他既然要低调拍摄,自然不可能带着人去横店或者舟山这些个有名影视城。
那种地方,别说黄牛啊媒体啊之类专门拍的,蹲在草丛里的站姐都一划拉一大群。
在影视城拍摄,基本上很难真的压住消息。
这回袁安就是租下了H省的一个古镇。
H省古镇多,但旅游行业一直比不上江南地区,租用的价钱也便宜些。
连群众演员都不需要另找,直接找了当地的村民。
专门找了年纪比较大的——这些村名别说上网上爆料了,连袁安、时倦是谁都不知道,知道的只有电视台要来拍个节目。
能上电视,还能顺便赚点钱,村民们报名都踊跃得很。
最后袁安还搞了个简单的试镜,专门挑了里面没什么当地口音、有点灵气的。
像工作人员、器材这些都是袁安准备。
时倦全程就在酒店里看剧本,偶尔借厨房练练刀工。酒店一开始还不怎么乐意,后来看到时倦刀工,甚至还会让她帮忙处理些配料。
大半周后,袁安那边说可以开机了。
开机搞得也低调,袁安不信那些乱七八糟的,唯一也就是挑了个吉时,放了串鞭炮。
大家收拾收拾,直接就开始第一场了。
电影最开始,小南城跟着父母逃难来南城的戏份是要请小演员来演的,和时倦没什么关系。
第一场,就是南城已经长大,给城里面的大家串门打下手。
袁安把剧本卷成一个柱子,轻轻敲了一下时倦的头,告诫她说:“现场的都不是专业的群众演员——当然,其实专业的群众演员也基本称不上有什么演戏,也就是站位啊什么的熟练点,这些都是场务可以教的。”
“所以,最后呈现出来的是什么样,都取决于你。你才是这个镜头里的主角。”
意思很明白。
要靠时倦把这些零零落落的村民群众带入戏。
袁安盯着时倦看了几秒,他对时倦其实挺看好,但到底之前一直没有在正式镜头前。
况且时倦的履历中,也没有拍过电影的经验:“没问题吗?”
“没问题。”
时倦站到最开始的位置上。
她远远地看见笨重的摄像机,打光板,收音器。电影的器材,就算袁导这回比较低调,也远比《纵横》这种大制作电视剧要复杂。
电影有独一无二的魅力。
时倦脑子中有许多碎片划过。
她想起自己上辈子出道后第一次拍电影时的不知所措。
又想起她小时候,漫长的时间里,总是一个人躲在昏暗的房间里,看各种各样的电影录像带。
有趣的,无聊的,烂俗的,好片烂片。
最后想起喻枫尧留在药盒里的那四个字。
——去拍电影。
“《南城》第一场第一次,A!”
时倦身上穿着十分普通的粗木麻衣。
她的衣服,都是城里面剩下来的旧衣服,旧但是不破,有阿娘专门耐心地补上了上面的洞,还有阿姐觉得她一个小姑娘家家的穿衣服朴素,在边边角角上绣上了小花。
南城提着篮子在大街小巷奔跑,偶尔有人看见她,叫道:“南城,来帮把手!”
南城就提下,篮子里放着的是她的刀,还要针线,还有一些烧饼桑果的。
村民们最开始,说台词的时候都有点僵硬。
都是干农活,种果树的,电视是看过,但谁真的上过场啊。就算场务指示着他们,要怎么走,说什么,也有点不知所措。
甚至有两个大娘凑在一起,叽叽喳喳忍不住笑。
对着摄像头,真挺僵硬的。
场务们最开始都有点头痛,直到时倦出来。
不知为何,在场的村民,还有所有人的视线,一下子都放到了她身上。
就好像真的看到了自家的小孩,生出了种莫名的亲切。招呼起来也不尴尬僵硬了——谁还没招呼过自家孩子呢?
时倦对村民露出浅淡的笑容。
南城偶尔是帮人摘菜,偶尔是帮人缝补衣服,偶尔是帮忙哄一下苦恼的孩子。
南城是小城所有人家里的姐姐,妹妹,闺女。
饭点在哪家,哪家就给她添一双筷子。
晚上在哪家,哪家就给她添一条被子。
南城虽说是“城”,但大小,和个大点的村子没什么两样。
村头到村尾,跑十来分钟就到。
这段戏其实很简单,也很温馨。
但一想到这后面小城的结局——李辉帮袁安打着下手,一个大老爷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