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三章 楚国变故(1 / 2)

加入书签

君九凝不知自己怎么回答的小二,再度回过神之后,她和闻非已经出了绸缎庄子,对方正一脸担忧地看着君九凝。

君九凝把闻非拉到无人之处,皱着眉头,语气严肃:“闻非,你说实话,楚国的情况到底如何?!为什么苏家的事情会在这种时候翻出来?!”

闻非叹了口气:“我本来不想告诉你的。你现在又没办法回去,何必追问到底呢?而且宁王和苏晴已经落于败势,太子殿下确实不需要我了啊。”

君九凝瞪了他一眼,对闻非这种遮遮掩掩的态度很是不满:“你若是不肯告诉我,我就去问慕云!你不肯说,自然有人肯说。”

说着,君九凝就怒气冲冲地转过身,要往慕府去。

虽然她并不知道昨天他们逃掉之后,慕云和魏羽澜的情况如何,二人究竟有没有脱身离开。

但她要找慕云的话,只能去慕府。

听君九凝这么一说,闻非果然脸色就黑了,飞快地追上君九凝,伸手扯着君九凝的手臂不让她走:“等等!唉!我给你说,行了吧?”

君九凝扭过头:“如实交代!”

闻非面色变了几变,这才把楚国的情况和盘托出。

宁王叛乱的事情被压了下去确实是真的,君清漓和文帝已经清洗了宫中的势力也是真的,但父子二人之间的隔阂,也是真的。

君九凝离开楚国的时候,只知道宁王叛乱的事情与他贪墨军饷有很大的关系,但君九凝忽略了苏晴的作用。

当初她听了苏晴的话之后,虽然有所触动,但并没有全盘相信对方。

君九凝打心眼里还是偏向文帝的,苏晴毕竟是小的时候经历了家族的变故,说不定是记忆出现了偏差,所以面对文帝、面对楚国朝廷有那么大的敌意,这都是可以人为干扰的!

而且当时还有慕云从中作梗,君九凝想着苏晴是慕云的人,便更不敢信她。

但是她已经前往梁国之后,她不知道的是当年苏家被灭门的事情竟然被人翻了出来。

苏家夫妇的死,并非郁郁而终,而是被人下了毒,而且当年苏又桐的死也是因为在她的孕期,文帝让人在她的饮食中做了许多手脚,这才让她难产而死。

文帝早就知道苏又桐怀的是男胎,苏家也知道。

他觉得苏家图谋不轨,意图等苏又桐肚子里的孩子产下之后,除掉正稳坐皇位的文帝,让襁褓之中的君清漓登基,挟天子以令诸侯。

所以他先下手为强,在苏又桐难产而死之后,迅速动手削弱苏家,剥去苏家官员的一切实权,逼他们下放,最后设计灭了苏家满门!

苏晴这一次找到了许多当年的人证:对苏家动手的文帝暗卫,给苏又桐下毒的嬷嬷,暗中陷害过苏家、已经隐退的朝廷官员。

借着宁王兵败,苏晴垂死挣扎,将此事散播于天下,虽然朝廷尽力封锁风声,并且奋力追捕逃走的宁王和苏晴,但这些流言还是在百姓之间传得沸沸扬扬。

而此时,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了一个布商,自称自己找到了当年苏家织造流云纱的秘籍,并以此手段织出了与流云纱极为相似的云光缎,并大肆售卖。

楚国朝廷有心禁止云光缎的流通,但那布商手段高超,云光缎算是一种结合了流云纱和普通丝绸织造方法的产物,虽然比起制作一般的绸缎难上不少,但因为售价高昂,许多绣坊都愿意学习这种织法。

所以即便楚国朝廷明令禁止绣坊布庄绝对不能再生产云光缎,云光缎却始终在暗处被源源不断地生产出来,而且因为楚国中没人敢使用,这布料便从楚国被销往各国,而楚国这段不光彩的传闻也跟随着云光缎被带到各地。

君九凝听罢,眉心都几乎拧成了一个“川”字,脸色阴沉得仿佛能滴下水来。

她望向闻非,声音都有些哑了:“你觉得苏晴说的,是真的么?”

闻非不知为何,忽然联想起了记忆深处一道被架在火上灼烧的身影。

真真假假、假假真真,他其实也从来都分不清。这种时候,不管是亲眼所见,还是亲耳所闻,都有可能是在有心人的影响之下被扭曲过的,所以他也不知道该如何回答君九凝的问题。

因为闻非深知一个道理:有些时候,真相往往比看到的表面,更加恶心。

闻非只好朝君九凝摇摇头:“我虽然不知道此事的真相如何,但苏晴和宁王此举,确实在楚国造成了不小的影响。而且这影响对于皇上来说还不算大,太子殿下面对民众时,压力才是最大的。”

君九凝就是因为知道这件事的利害之处,所以当初才不敢随意调查此事。

因为苏又桐拼死生下了君清漓,而且这件事一但被大肆宣扬,民众必然会将火力集中在君清漓身上:苏家若是无冤,自食恶果,那君清漓身上便流淌着罪臣血脉。苏家若是白白蒙冤,那文帝便是十恶不赦,只是因为自己的臆断,祸害了当年助他登基的忠臣满门,还亲手断送发妻性命,让君清漓和君九凝从小就成了没娘的孩子。

到时候朝廷中的有心人再煽风点火,楚国朝廷必然会被分割成两派:一派是以楚国皇室为尊,始终效忠皇帝,认为君清漓若是帮着逆贼说话就是大逆不道一派。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