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6章 儿时回忆(1 / 2)
小草咯咯的笑起来,伸了小拇指出来,“拉钩,谁也不许哭鼻子了,哭就是小孩子。”
“嗯。”周眉认真的点头,也伸了小拇指跟小草拉钩。
“拉钩上吊一百年不会变……”
白半夏看着玩在一起的小姑娘们,忍不住笑起来,她们的童年真好,无忧无虑。
也希望周眉早点忘掉被落梅阁掳走的经历,能开心快乐的成长。
等周海他们离开,白家来了不少客人,都是来打听县令大人来的情况的,白老爷子和白老太太一直接待着,瞧着格外的高兴。
“你看你爷挺有劲头的,也不咳嗽了。”张灵芝小声跟闺女嘟囔道。
白半夏偷笑,“我爷之前就是心病,如今白家长面子了,对他来说比什么都高兴。”
“等二郎考中秀才,你爷奶能更高兴。”张灵芝声音又压低了一些,“闺女,我昨晚做了个梦,梦到他那屋檐上飞了只喜鹊,叫的可好听了,这不就是有喜事吗?”
“娘,你还信这个啊,你这是日有所思夜有所梦。”白半夏笑着打趣起来。
张灵芝却一脸认真的说:“你看着吧,你二郎哥肯定能中。”
白半夏抿嘴,“如果二郎哥考上秀才,那可不是一件喜事,得是双喜临门。”
“对对,双喜临门。”张灵芝反应过来,笑的格外开心。
提到二郎哥,白半夏去给他泡了一杯有明目效果的茶送到了桌边。
“下月初就考试了,紧张吗?”白半夏问道。
二郎哥抬头看她,双眼却十分有神,“不紧张,要紧张至少也得到那个节骨眼上,大概就考前一天吧。”
“你意思你不是自信满满,而是到跟前才着急?”白半夏挑了挑眉毛。
“南先生说尽力即可,我也觉得尽力便不留遗憾吧,如果真不行,也只能说我与她无缘。”
最后那句,白生明说的声音很小。而他口中的她,自然是何云兰了。
“你这样想没错,鼓励的话我不会说,到时候给你准备好考具,陪你去西关城参考。”白半夏说道。
白生明突然郑重的向她作揖行了个礼,“妹妹,谢谢你。”
白半夏被他弄的不好意思了,挠挠头说:“不打扰你了,你先读书吧。”
第二天,张安来寻了白半夏和齐镇,说耆老们商议下来了,决定办幼学。
“一开始耆老们还犹豫不决,有人说办个两三年就不办了,反倒不好,但两三年后你家兰草也不会再读幼学了,总不能还让你出资吧?也有人说怕家里孩子读了书变得心高气傲了,都想去做官,不好好种地了。但有几个能考中?有几家能供的起?”
张安跟他们讲起来,“他们担心也不无道理,咱们庄户人家重要的是踏实,脚踏实地的过好日子,就怕心太大了。”
白半夏点点头,耆老们的担心也不是没有道理,只能说大家考虑的层面不同罢了。
“直到昨晚县令大人登门拜访,对你们一家极为客气,几位耆老的想法都转变了,觉得小孩还是读些书好,将来或许能有些出息。”张安又说道。
白半夏还真没想到竟然是周海这一趟带来的改变,这还真是无心插柳了。
“张叔,你回头多跟大家讲讲,幼学是开蒙的,让孩子们读书识字懂道理的,不是就要参加科考的,这一点从小就跟孩子们教育好,便不怕他们读书便觉得自己高人一等了。大家都读书,也都要下地,咱们还是庄户人家,跟以前没区别。”白半夏说道。
张安点头,“我觉得你说的在理,我肯定是支持的,我还想我家小子去读读书,免得以后大字不识。”
“就是办学要操心的事情挺多,恐怕又得辛苦你了。”白半夏向张安行了个礼。
“这话说的,我做村长不就是干这个的?”张安拍拍胸脯,“这事就交给我了,过几天有进展了再跟你们说。”
“好。”
张安要告辞,齐镇却突然叫住了他,说:“张叔,我想了一下,幼学里增加一门武课,先生也不用找了,就从咱们防卫队里派人去,教些简单的拳脚,让孩子们强身健体,也多个自保的本事。”
白半夏忍不住叫好,她之前还说齐镇是封建迷信的古代人呢,可人家的想法多开明,这不就跟现代学校里的体育课一样吗?在小孩们学习至于也要进行身体的锻炼,休息眼睛外加强身健体。
“齐镇真有你的,这想法挺好。”张安夸道,“就这么办了,那些毛头小子怕不知道多喜欢上武课了。”
齐镇笑起来,“都是那个年纪过来的,能想到。”
张安乐呵呵的离开,白半夏则斜着齐镇问:“都是那个年纪过来的,怎么想起来小时候的事了?”
齐镇点了点头,看着她眼睛格外的明亮。
“我小时候不喜欢读书,只想习武,我娘也不反对,说孩子喜欢什么就随他吧。”
白半夏竖起耳朵去听,她觉得肯定没这么简单,虽然只听齐镇提过一两次他的母亲,而且还不是齐镇自己想起来的,只是从手下口中得知的,但白半夏总感觉那位霜夫人很厉害。
这个厉害不是凶悍,而是聪明、睿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