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产猪种(4 / 5)

加入书签

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不就是八十点气运么,我不稀罕!

红袖章的猪种书面报告在众多报告中鹤立鸡群,年节过去没两天,省城大型牧场派下来一位畜牧专家。

红袖章领着专家直奔生产队,当他们到达猪圈时,苏红英正用一根萝卜缨子逗小猪仔玩。

专家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这动作怎么看怎么像是在逗狗,这位老乡真的是培育出新猪种的人吗?

“苏同志,我给你介绍一个,这位就是省城云山牧场的畜牧业专家冯同志,这次是专门来看咱们高产猪种的。”红袖章热情的给双方介绍情况。

“这位就是生产队的苏猪倌,养猪高手,新猪种就是由她一手培育的。”

苏红英扔掉萝卜缨,有些局促的和专家握了握手,“欢迎冯专家下乡指导。”

余鸿杉听见动静从屋里出来看见来人,不由得瞪大了眼睛,惊诧的表情只出现几秒钟,他很快反应过来在场还有革委会的人,赶紧转过头装作不认识。

冯专家抱起一只黑花猪仔,仔细检查它的耳朵口鼻和四肢,发现不到两月的猪崽已经长到快四十斤了,并且牙齿比一般的家猪要粗壮。

黑花猪仔突然被陌生人抱起来吓得哼哼直叫,胖胖的身体在他怀里激烈扭动。

冯专家有些压住不住这只猪仔,只能先放下来。

接下来苏红英又领他上山,仔细看了公猪的特征,当见到大黑后冯专家赞叹不已,“难怪这些猪都这么壮实,基因都从这里来的。”这么肥的野猪真的不多见,已经称得上是猪王了。

大猪吃得长杆植物引起他的好奇心,这种植物他从来都没见过,橡果当猪饲料别的地方也有,猪都比不上这里的肥,或许和这种不知名植物有关系。

他拔出一根扣开外面的硬壳,满满的黑籽漏出来,用手捻一捻似乎还有些油油的感觉。

敏锐的直觉告诉他,这绝对是个好东西。

冯专家来的时候双手空空,走的时候背了一捆长杆子。

“城里人爱好就是不一样,野草杆子也喜欢,这玩意人又不能吃。”苏红英嘀咕着。

金小芬一家过完年没几天就回部队了,毕竟,军人的假期都很短。

连夜坐车回到省城,冯专家托老朋友检验长杆子里黑籽的成分,又去牧场里对猪牛羊都试着投喂了长杆子,三只动物没有丝毫抵触。

直到牧场领导询问新猪种的事,他才想起来把最主要的新猪种抛到脑后了。

长杆子成分检验报告出来后,他的老朋友亲自送过来,并追问他是在哪里找到的这种植物。

“含油量高达百分之七十五,富含多种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你从哪里找来的宝贝,如果能大量推广种植,那老百姓肚子里就有油水了。”

冯专家被老朋友摇晃的脑袋发晕,“你别这么激动,有话慢慢说。”

冯专家把剩下的长杆子都被要走了,老朋友手工拨出黑籽,压榨过后得到一小瓶颜色微微发红的清亮植物油。

当天受邀去老朋友家吃饭,泛着油花的炒菜喷香美味,全部吃完了老朋友才告诉他这是用长杆子榨的油。

检验报告和植物油一层层上传到了省领导的桌面上,他们为了这种新植物要不要推广开了多次会议,甚至吩咐食堂大厨用这种油做了一锅菜,让每个人都尝尝,最终少数服从多数,农科院派出一队专业人员去红河生产队实地考察。

高产猪种反而被长杆子抢去了风头。

三月份,选拔猪种的会议在魔都正式展开,生长增肥极快的黑花猪仔在各种方面的表现都很能打,但由于是新猪种,存在一定不稳定性,大白猪靠着资质老胜出,黑花猪虽然仔沦为备选,但上级要求继续培育这个新的猪种,只要能稳定下来,立刻替换大白猪。

这事传到了县城后,红袖章虽然有些遗憾没有夺魁,但能当备选也是不错的结果。红袖章找到县长书记开了个会,决定在生产队里建一个正规的养猪场,猪仔们慢慢长大了,一间旧屋子实在遮不下。

顶头上司都发话了,财务批出一笔建厂费用,烧砖厂接到订单,一车一车红砖头拉到生产队,养猪场的地址就定在牛棚不远处的大片空地。

当村民们知道要建养猪场的时候全体沸腾,他们争先恐后的问是不是要招工人,他们也想报名端铁饭碗。

对此,金大志很遗憾的告诉大家暂时不需要,建养猪场主要还是为了让猪有地方遮风挡雨,苏红英都还是给的公分呢!

村民们先是很失望,然后用同情的眼神看着苏红英,养猪场都建起了还不算是工人,对比起来只拿全公分很亏啊!他们心里又平衡了。

苏红英看起来无精打采,心里想的却是,县里给了奖金的事难道我会告诉你们吗!

也许是食物食物充足的原因,三头母猪居然陆陆续续又怀上了。这边养猪场搭热火朝天,那边农科院的一队专家扛着简易仪器,大包小裹的从火车上下来了。

作者有话要说:  我又补了两千字,你们再看一下,不然下章剧情链接不上,我得了种一码字就困,码完就精神抖擞的怪病,请问还能治吗?网,网,大家记得收藏或牢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