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五十五章:塞北狼烟起(三)(1 / 2)
随着日军重兵不断向苏木山一线集结,晋绥察地区的气氛瞬间紧张了起来。
此时,日军的目标已经很明显了,他们就是冲着马铮所部来的。
不过相比于外界各种担忧和质疑,马铮却是另外一种心情。
在得知日军的真实目标就是他麾下的这支部队之后,马铮只是叹了口气!
他叹气的原因并不是担心日军能拿下苏木山,而是在想如何在不暴露所部真实实力的情况下打退日军的进攻。
说实话,对于驻扎在本地区的驻蒙军,马铮根本没有将其放在眼里。
区区只有一个师团外加一个混成旅团的兵力,与他麾下20多万大军相比,真心不够看!
更何况,这几支日军全都是他的手下败将,如果他愿意的话,不出一个月的时间就能将他们彻底的歼灭。
只是现在并不是全面反攻的时候,因此面对日军的此次进攻,马铮要做的不仅仅是反击,还要考虑如何把握火候。
既要做到守住苏木山,还不能在小鬼子面前暴露部队的真实实力,这才是最难的。
关于这次反围剿作战马铮的思路是清晰的,坚决不能消耗战。
好在苏木山地区到处都是山林河谷,这些地方易守难攻,所以他还是想以前那样和小鬼子兜圈子,先利用山区险要的地形大量的杀伤小鬼子,然后再争取消灭其中一路或者是几路。
而且现在苏木山附近有两万八千多野战部队,还有大量的后勤人员,再加上武器弹药也非常充足,即便是驻蒙军所有兵力全都来了也不可能将他们怎么样。
但是该怎么打才能不让日军在挨打之后发狂,这却是一个大问题。
思之再三,马铮突然想到了一个人——傅宜生,这可是上好的背锅侠啊!
关于傅宜生,此人现在的身份可不一样了,之前仅仅只是晋绥军的一个军长,但此时已经是国民政府第八战区的副司令长官兼晋绥军北二路军的总指挥,基本上脱离了阎老西,实现了自立。
再说这个第八战区,由于华北几乎全部沦陷,华东的上海、南京及长江下游几乎全部失守,中国军队主力集中于华中地区。气势汹汹的日军企图进一步南北对进,合击徐州,打通津浦路,然后沿陇海线西上,切断平汉线,占领武汉。
随着战役中心向华中地区转移,1939年1月17日,国民政府决定改组后的军委会重新划分了战区,增设了新的战区并任命了司令长官。
第八战区便是在这个时候首次设立的,司令长官由蒋/委员长亲任,辖甘、宁、青,率马鸿逵1个集团军、东北挺进军总司令马占山部及战区直属部队,不久前军委会再次调整了第八战区的人事任命,命令朱绍良担任司令长官,傅宜生担任副司令长官,辖甘、宁、青及绥远 。
说起第八战区和傅宜生,就不得不提五原大捷。
按照时间来推算,傅宜生所部已经准备进行冬季反攻了,这个时候如果自己邀请他反攻绥西的话,他大概率的会答应。
想想历史上的五原大捷,傅宜生一部便打的日军丢盔弃甲,一旦有了五省战区的协助的话,那战果必将更加的辉煌。
如此一来,即便是马铮所部守住了苏木山,那么日军也不会将他当成最大的敌人,反而会将目标放在傅宜生所部身上。
这可是最最完美的背锅侠啊,马铮岂能错过!
想到这里,马铮当即命人以他的名义给远在绥西的第八战区副司令长官傅宜生,将日军集中全力围剿苏木山的情况简单的说了一遍,而后提出夺取绥西的作战计划。
在接到马铮发来的电报之后,傅宜生大喜。
武汉会战之后,国民政府继续作长期抗战的各项准备。到1939年10月,国军的第二期整训已经结束,因而随之展开冬季攻势。
在这种情况下,第8战区也制定了反攻计划,准备以副司令长官傅宜生的第35军等部队进攻包头。
包头由敌驻蒙军的骑兵集团进驻,该集团有两个骑兵旅团,第一骑兵旅团驻于包头以东铁路线上的萨拉齐,旅团所属的第13骑兵联队驻于包头以北的固阳,第14骑兵联队驻于包头西北的安北;骑兵第4旅团及其所属骑兵第25、26联队则在河南开封以东的商丘,归驻开封的第35师团指挥。
第八战区进攻包头的计划是:首先对包头城内的日军一部进行欺骗,将其“调动”到城外;二是在包头战斗开始后,打击固阳、安北向包头增援的骑兵第13和第14联队。
但是这个计划还是有点冒险,因此傅宜生对于此次作战心里还是有点没底。
就在这个时候他接到了马铮发来的电报,在了解到日军准备集中全力对付马铮所部之后,傅宜生就知道他的机会来了。
他是和马铮打过交道的,知道他麾下的那支部队的战斗力,日军想要彻底的消灭马铮所部,那必须是要尽全力的。
如此一来,一旦战斗打响,必然会从包头等地调集兵力的。
一旦包头城里的部队被大量的调走的话,那他们攻克包头的成功率就大了很多。
更为重要的是,马铮在电报中还说了,他们愿意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