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 188 找个领头羊 技术要提升,思路……(2 / 4)
不能说出口吧,咱们这出口也不见得好出呀。”
国外的工艺显然更为成熟一些,哪里稀罕他们的产品呢。
“出口海外是挺麻烦的,不过也不是不行,你们想出口就得拿出工艺来,寻常的玻璃又或者普通的钢化玻璃想出口不好出,但要是再加上点其他工艺呢?你们有谁出过国?”
玻璃厂的没有,倒是光化学仪器厂的几个厂长有出国考察的经验。
“去过教堂吗?”
这下经验也不好使了,哪能随便去教堂啊。
“其实应该去看看的,你们去教堂的话会看到那些彩色的玻璃窗,很好看。”
这就是南雁说的工艺。
“现在咱们国内的玻璃厂,能做这种彩色玻璃吗?”
“如果我是国外的客商,想要定做玻璃,玻璃里面有一些涂画,你们能制造的出来吗?”
“不是没市场,只是市场绝不是摆在眼前的,得多看多想去发掘。”
“你们想要提升工艺,可以去景德镇看看,那里的陶瓷烧制那么厉害,或许对你们开拓玻璃上的工艺有帮助。”
座谈会上的南雁和白天判若两人。
温善的犹如邻家姑娘。
倒是让几个年纪大的同志想要给人介绍对象了。
他们不好直接问,就想着问她身边的秘书。
都知道林辰是刚调过来的不实习,杨秘书就成了那个倒霉蛋儿。
“这个我不太清楚。”
清楚也得装不知道啊。
把领导的秘密往外捅,生怕自己活得长久是吧?
“那就是有咯?”
杨秘书笑了笑,“不清楚。”
他就这么个态度,其他人也问不出来什么。
“不过领导不太喜欢别人关注她的私生活,有这个时间还是考虑考虑未来的发展吧。”
大晚上的发脾气不太好,杨秘书也没资格发脾气,言尽于此后就离开了。
不远处林辰等着他,小声的问道:“他们是不是闲着无聊?”
“谁知道呢。”
那点小心思最好还是打消掉,不然他觉得领导很可能真的会发脾气。
一个个的有想法不用在正经事上。
不是找抽吗?
好在这种不正经的想法没人敢当着南雁的面提出。
大家都老老实实的开会讨论。
玻璃厂的发展方向还不能完全确定,但大体上有了些路子可以走。
这些汇聚到上海的厂长们纷纷离开。
留下的是光化学仪器厂的厂长和工程师们。
第五次会议时,南雁说起了仪器厂合并的事情。
天南海北的十多家仪器厂合并显然并不靠谱。
末了长三角这边的三家仪器厂合并,上海的光化学仪器厂以研究为主,而杭州、南京的仪器厂则是以生产制造为主。
至于其他仪器厂,守望相助。
依照前面半导体协会的模式,成立光化学仪器协会。
加强彼此之间的沟通交流,尤其是技术研发上的协同作业。
此外就是增设相关专业,培养基础人才以及安排相关人员出国学习。
增设专业这事讨论下来很快就有了结果,后续需要跟教育部那边商量。
至于安排相关人员出国学习……
倒是有些难度,因为得再掌握外语,不然你都看不懂仪器设备上的文字。
现实的问题让南雁意识到,送人出国学习才是一个难题。
“这件事,我再想想。”
会议解决了大部分当务之急的问题,至于最后这个麻烦事,再想想吧。
倒是上海光化学仪器厂的厂长薛冬临找到南雁,提出了自己对这件事的看法,“送老同志出去学习,虽说他们有基础,但只怕对方也会顾忌一二,倒不如送一些年轻同志出去,一方面年轻学习精力旺盛,二来也想建功立业,肯定会更加用心。”
南雁笑了起来,“那你就不怕年轻同志看到外面花花世界,不舍得回来?”
薛冬临担心,“花花世界谁不喜欢,但经得住考验的同志,最终才能成为国之栋梁,如果被花花世界勾了去,只能说跟咱们不是一路人。”
这话南雁喜欢。
大道艰难,总会走散一些人。
经得住考验。
看似简单的几个字,其实对人性的要求太高太高了。
十不存一也是常有的事。
“那就先这样吧。”从年轻人里做选择。
毕竟这时节最终还是由年轻人来担当大任。
总得给他们一些信任才是。
仪器厂合并是大事,南雁在这边盯着。
工作汇报则是插了翅膀一般飞向首都。
罗部长其实一直都盯着上海那边。
毕竟新的部门,总是千头万绪的工作不知道从哪里开始抓。
南雁在那边足足折腾了一星期这才把这次大会搞完。
具体的工作成果,他也有留意。
大体上没什么问题。
不管是手段还是结果,他都算满意。
至于过程,那就得另说。
看了工作汇报,倒是让他彻底松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