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还有更理想之策(1 / 2)
看到父皇脸色变幻不定,而李肇却很委屈的样子,扶苏着实看不下去,便行礼对嬴政说:“父皇,李肇甚少接触国政,儿臣觉得就不要为难他了。”
“不要为难他?”嬴政眼中噙着耐人寻味的笑,从高位上站了起来,缓慢踱步,来到李肇的身侧,竟然饶有兴趣地打量着李肇。
李肇心里一惊,暗道秦始皇要做什么?难道他说错什么了,没有啊!他是很正经地说的呀!绝对没有触犯祖龙的意思。
不过嬴政只是打量一会,便撇过脸,浅浅一笑,暗道:你没有说错什么,而且还说得很对,但你不应该骗朕呀!
你不是说什么都不懂吗?怎么分析得那么透彻。
“是吧!看来是为难他了。”
“吓死宝宝了。”李肇听了嬴政的话,整个人一松,心道好险呀!秦始皇那诡异的笑太吓人了。
嬴政收敛笑容,紧紧地盯着扶苏,态度也柔和了很多。
这,始终是他儿子,将来是要继承大统的,一味否决不利于他的成长。
他既然提出这个问题,想必也考虑对策了吧!
嬴政这样想着,便问扶苏:“你既然提出取缔抑商,可有良策?”
扶苏听之一喜,连忙说:“儿臣已想到对策,咱大秦抑商无非为了保护日夜劳作的百姓,让他们能够不至于吃不饱、穿不暖,流离失所......”
咦!
嬴政听之微微点头,看来他的扶苏并非想象中迂腐,还是有些想法的,就不知接下来的对策如何?
“如果能够让粮食充裕起来,这个问题不就迎刃而解了吗?”
对,嬴政点点头,李肇也颔首。
突然李肇有个看法,这个大公子也没有史书上记载的那么儒,有些问题还是看得通透的。
“如何让粮食充裕起来?”嬴政抛出主要问题。
扶苏耸耸肩,似乎胸有成竹。
“父皇,儿臣调查过,大秦粮食主要是粟、麦、水稻等,关中地区种植粟麦,半年一熟,算是可以的了,但为何却不能让百姓吃饱呢?原因是咱大秦的土地不足,咱可以多开荒,粮食量不就上去了吗?”
嬴政听之没有回答,也没有太大反应,陷入沉思。
李肇撇撇嘴,不以为然,心想:理是这个理,但,这和画蛇添足有什么两样,大秦就两千万人,因为重农,几乎百姓都在种地,就算开荒再多的地,没有人种地也是于事无补呀!
现在问题是人口少,不适宜多开荒,当然,如果能在亩产量上面下功夫,或许是个办法。
咦!
嬴政听到李肇的心声,竟不自禁点头。
是的,大秦人口有限,开荒并不能解决问题,这也是他一直在思考的问题,亩产量提上去才是正道,可是亩产提上去,谈何容易呐!
大秦不是没有专门研究粮食产量的部门,可一统以来,愣是无法解决这个问题,哪怕是提升一点点产量都做不到。
扶苏并不知父皇的想法,看到父皇点头,心中大喜,父皇同意了他的看法。
要知道,他曾提出过很多看法,皆受到训斥,不被采纳,今天竟然破例了。
当然,他这个想法可是经过多方调查,还综合很多大儒的意见,可以说了万无一失之策,父皇同意也在情理之中。
于是,他继续说:“这是其一,其二,听闻南海郡气候炎热,主要种植水稻,一年可两熟。”
“真的?”嬴政听之,竟然眼前一亮,连忙问。统一以来,他忙于国政,很少关注地域问题。
“当然!”
扶苏显得很自豪,“只要咱们大力开荒南海郡,粮食产量一定可以提升上来的。”
“到时不就可做到人人温饱,人人爱我大秦,咱大秦的统治不就可千秋万世了吗?”
“好,这个意见好。”嬴政眉头舒展,有拨开云天见月明之感,立即拍案,“扶苏,这事就让你去......”
可正准备说让扶苏去办时,突地又听到李肇的心声。
“南海郡一年两熟的确不假。”这点地理知识作为现代人几乎都知道,“可问题是量的问题,扶苏只想到种植量,可没有考虑到亩产量,这和在关中地区有什么区别。”
咦!嬴政听之眉头皱了皱,貌似也是,南海郡的人力也就那么多,开荒出来得有人去耕作才行呀!还是治标不治本,刚才太过高兴而没有想到这层。
还是得解决亩产量问题呀!
嬴政叹气。
眼看父皇就要同意,可下一刻便顿住了,扶苏甚是不解,小心翼翼地问:“父皇,你的意思是?”
嬴政正了正色,问:“你的建议是不错,但有没有想过,谁来种植?你不会说让百姓种吧!他们本身也在种地,同样的工作量,你认为亩产量能提上去吗?”
嗯!
扶苏眼睛眯了眯,一阵慌神。对呀!他怎么没想到这个问题,在人力不变情况下,亩产量根本提不起来,就算开发南海郡,也是徒劳。
这个问题还是走进了死胡同。
“呵呵!其实这个问题并不难解决,大秦不是有两百万大军吗?正好越地驻兵五十万,让兵士耕战,不就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