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 第四十五章(二更) 。(1 / 2)

加入书签

听闻说起小麦成为主食的时间, 嬴政的关注度更提升几分。

本集视频的第一个惊喜是令他初见全球地图。

这图说实话有点糙,但他完全不在意,是看到了广袤的远方与无限的可能性。

尽管知道穷兵黩武要不得, 而且国土不是越大越好, 大秦不可能把整个地球都打下来, 但保留爱看地图的小嗜好有何不可。

当看到地图上的汪洋大海,想起消失一年多的那个人。

徐福拿了一笔寻找海外仙山的钱款走了。

已知这厮找不出结果, 他回来后可别想用仙踪难觅就轻松交差。必是要人尽其用,来弥补朕永不可登仙山的遗憾。

嬴政就是在迁怒。不能责怪反而要感激水镜与咕咕砸碎了他的修仙梦,但那股憋屈劲总得有个宣泄口。自是要找上给他画饼, 把仙山美景吹得如假包换的徐福。

徐福回到咸阳之日, 就要殚精竭虑开发方士们的新用途。若是不能搞出有价值的器物, 他就准备去北边修长城吧。

思绪飘远了。

回到面前的小麦影像上, 咕咕问此物在什么时候成了主食。

嬴政可以先排除大秦时期, 如今的主食是粟。

提到粟,这背后也有一段老秦人必会记忆深刻的故事。让人记住了两国之间别谈感情, 所谓秦晋之好全是背叛与算计。

春秋时期,秦穆公是晋惠公的姐夫。

晋惠公未继位前曾经允诺,只要秦国给他庇护, 等他坐上晋国王位就割让河西五城给秦。

当那天真的到了,却立刻撕毁协议。不料几年后, 晋国大旱, 只能向秦国借粮。

秦穆公思量之后,将大批的粟通过水路与陆路交替送往晋国都城, 史称“泛舟之役”。

尽心尽力的救援换来了什么?

两年后,秦国灾荒,晋国大丰收。晋国不仅有借无还, 没给秦国救援,而且趁机出兵攻打秦国,狠狠地背刺一刀。

嬴政很清楚军功授爵制需要改变,但绝不能因此而废弛军力。前车之鉴,历历在目。

当下没再回忆竹简上记载的血泪史,还是先看水镜说小麦。美洲作物太遥远,而小麦相关故事说不定能对大秦有帮助。

水镜:

【小麦很早就从西亚传入了中国,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三千年至公元前两千年。商朝甲骨文有对它的记载,《周礼》中也见其成为五谷之一的踪迹。

即便如此,小麦也不是主食。在汉朝之前,人们不喜欢吃。理由之一很朴实,当时它不好吃。

现在,我们调侃好吃的东西往往只需要最朴素的烹饪方式。事实上,食材的处理方式对口感的影响很大。

先秦时期,贵族阶层习惯吃小米,即以粟为主食。

那时,人们的习惯是“粒食”。顾名思义,把一粒粒谷物蒸煮了吃。这样能吃口感较软的小米,却不适合吃口感粗粝的小麦。

如今,我们早已习惯把小麦磨成粉,制作各种各样的面食。汉朝之前却无这种习惯。】

磨成粉?

嬴政看到这里,不由击掌。是了,这样小麦的口感就能软和些了。至于用什么器具呢?想来墨家必有方法。

就听水镜报出一个人的名字。不是墨家人,而是其对头。

【石磨,是将小麦从谷粒转为麦粉的重要工具。战国年间,鲁班制出石磨。

一件物品从被创造出来到它被广泛使用,经历了漫长的几百年。直至汉朝,石磨加工技术才慢慢普及,让小麦能够从“粒食”变成“粉食”。

影响小麦是否成为主食的原因,不仅仅是因为口感,还要看它在种植时能否适应当地的气候与土壤。

小麦从地中海气候的西亚传来,而中原大地是季风气候。

在中国已经形成一套作物轮种规律。小麦要打破原来的规律插队,又要符合当地气候与它自身的生长条件,此绝非易事。

其中,耗水量是个大问题。小麦耐旱,但种植过程中的耗水量是粟的两倍。

灌溉成本怎么算?当地土壤是否合适?这都是要解决的问题。

先秦时期,小麦多种于齐鲁之地的河流边。汉朝兴建了多处水利工程,让小麦的种植范围外扩了。

石磨+水利工程,却仍旧没有将小麦变成人们餐桌上的主食。兴修水利所耗费钱财不菲,此法还不够让小麦深入田间地头。

北方地区农民们在不断提升“节水保墒”术,即保持土地的一定湿度,让保留的水分便于植物生长。

在原有的“深耕熟耘”与“耕”、“耱”基础上,慢慢再加上“耙”,形成了“耕—耙—耱”三位一体方法。①

放示意图1-4.jpg

通过这些操作,让土地吸水储存能力大幅提升,从而小麦能够广泛种植。

有了这种农业技术变化,到了中唐时期,唐代宗李豫开启了中国史上第一次收“麦税”。

小麦终于获得了被征税资格,这表示它不是杂稼了,与粟上升到了同样的主粮地位。

至于小麦超越粟的地位,还要等到宋朝时期。

由这段小麦的发展史,能看到外来的农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