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忠诚与能力哪个更重要?(1 / 3)

加入书签

咸丰皇帝,你或许没听说过,但说起他的老婆,你肯定知道,就是鼎鼎大名的慈禧太后。说句得罪女同胞的话,一般说来,老婆很厉害的,老公总是有点平庸,从皇帝到老百姓全是一个样。

这咸丰皇帝,就是一个方方面面都平庸的人,连长相也有点对不住堂堂皇室。尖嘴猴腮、出过天花长了一脸麻子不说,还因为小时候摔过一跤,落了个后遗症,走路稍微有点瘸,形象实在不够高大上啊。

咸丰这皇帝做得也窝囊,大清帝国内忧外患不断,中国历史上最大的农民起义太平天国运动让他赶上了,西方列强入侵中国的三千年未有之变局让他摊上了。被八国联军打得狼狈地逃到了承德避暑山庄,最后年纪轻轻,31岁就病死了。这当然是大环境的问题,但咸丰本身的能力不行,也是很重要的原因。

不过,这咸丰皇帝奕平庸归平庸,运气却是不错。他有两大运气,一是他为道光皇帝的第四个儿子;二是他有一位叫杜受田的好老师。

皇帝的长子,是名正言顺的太子,这叫运气,第四子算什么运气呢?对,因为长子运气不好,死了;二子运气也不好,也死了;三子呢,运气还是不好,又死了。这四子奕就是大阿哥了,有资格立太子。看来,这奕不但有运气,而且这运气还来得霸气,谁也不能挡他的道。

奕訪的老师杜受田,也是清朝的一代名臣。杜家“一门七进士”“父子五翰林”,货真价实的名门世家。杜受田学问渊博,人品高尚,于道光十六年任上书房总师傅,专门教导四阿哥奕读书。为能及时进宫授课,杜受田特意住到离皇宫较近的西安门内静默寺中,三五天才回一次家,可见对奕真是呕心沥血。而奕呢,平庸是平庸了点,但脑子还是很“拎得清”的,对师傅言听计从。杜受田深知“师以徒贵”的道理,尽心竭力要扶持奕登上皇位。

但奕迟迟没有被立为太子,因为他还有一个六弟,叫奕訴。这奕只比奕小一岁,不但相貌堂堂,为人更是精明强干,能言善辩,跟奕好像不是一个爹生的。道光就犹豫了,论长幼,自然是立奕,讲能力,当然是奕訴。眼下大清朝内忧外患,总想得有能干的皇帝。

眼看着形势对奕不利,但最后,他还是成了咸丰,而奕新最终也只是一个“恭亲王”。奕的年号其实不该叫咸丰,应该叫咸鱼,“咸鱼翻身”的咸鱼。

奕訪能被立为太子,原因当然有许多,但最打动道光皇帝,让他下了最后决心的,还是因为两件事。

一次是道光皇帝带着众皇子去南苑围猎。清朝以武力立国,打猎是发扬祖宗传统,争取更大光荣。皇子们个个争先,都要在皇阿玛面前露一小手。只有奕訪懒懒散散,跟在大家后面东看看西望望,一箭也不发。有人问起,他就说,身体有点不舒服,就这么搪塞过去了。围猎结束,六子奕新猎物最多,自然是志满意得。而奕訪却是两手空空。

道光不免奇怪,就问你这是怎么啦。奕脸色一端,他不再说身体不舒服了,而是把老师杜受田早已准备好的那番话说了出来。他说:“眼下春暖花开,正是禽曾繁育的时节,我实在不忍心捕杀生灵,伤了上天的好生之德,再说,我也不愿与弟弟们一争输赢。”

这话说得实在是够水平,所谓“藏拙示仁”,不但把自己的短处藏了起来,更把这短处说成了长处,而且捎带着,把捕获猎物最多的奕新损了那么一下——你老六卖力打那么多猎物,不就是存心要压兄弟们一头吗?道光听了,暗暗点头,如此仁爱慈和、雍容大度,这才是做皇帝的样子。

还有一次,是道光皇帝病重时,分别召见奕奕新,要来个最后的考察。两人也知道这是临门一脚,非同小可。

奕訴就像博士生答辩,揣摩道光会问些什么问题,更把治国安邦的策略细细地理了一遍,胸有成竹。奕没主意了,向杜受田请教。杜老师帮学生“审题”:“若论治国安邦、勤政爱民之策,你不是六爷的对手,现在只有一个办法,若是皇上说到年老多病,你啥也不用多说,只管伏地痛哭,以表孝心。”

果然,奕见了道光,把治国方针说得头头是道,道光十分满意。而奕听到道光说自己年老多病,不能处理政务时,立即声泪俱下,泣不成声,啥话也说不出来。道光帝见了,心中十分感动,认为奕“仁孝”,靠得住,可受大任。于是下定决心,立奕訪为太子。不久,道光去世,奕訪就顺利地坐上了皇位。

奕訴的能力,道光当然不是没看到,但他认为,对自己忠诚,是比能力更为重要的素质。一个人的能力可以培养提高,也可以让别人来辅助,但一个人的品行却是很难改的,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他当然要把国家交给他最信任的人。

咸丰靠一颗“仁爱忠诚”之心坐上了皇位,所以他对臣下的忠诚也特别的在意。当时有一个大臣叫金安清,以“才气恢张,议论隽迈”著称,是一个大能人,尤长于理财。金安清曾屡次求见曾国藩,竟然被曾国藩连拒了七次。

曾国藩是正人君子,岂会如此不给人才面子?这是因为曾国藩知道,这人太能说会道了,倘若见了面,“一见必为所动”,难保不被此人牵着鼻子走,还是不见保险。但后来,可能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